當前,算法已成為數字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但也伴生了“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傳播失真等亂象,加強算法治理備受各界關注——
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算法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雷渺鑫 周仕興
算法是網絡平臺生存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和基礎應用支撐,也是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3月30日,在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期間,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主辦,光明網、抖音承辦的“堅持主流價值導向 推動算法向上向善”主題分享會在廣西南寧舉辦。
當天,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各地網信辦,主要商業網站、互聯網企業負責人等300余位嘉賓參會。他們一致認為,要不斷凝聚眾智、攜手共治,讓技術既“聰明”又“善良”,共同守護清朗的網絡空間。
強化主流價值,打造良性內容生態
“2024年下半年微博熱搜前十位的話題里,由媒體主持的熱點話題數量環比增長90%”“在2024年全年微博熱搜中,社會時事熱點96%來源于媒體”……會上,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他表示,媒體在微博獲得大流量的同時,傳播力也得到了充分提升,平臺的輿論引導價值不斷顯現。從2024年開始,微博創建起“媒體共建”機制,讓更多正能量話題登上熱搜,并提供更多流量加持。
當前,互聯網上內容生態,已經成為算法治理成效的重要標志。以微博為例,王高飛介紹,除了原創、首發、“暖”等標簽外,還將“辟謠”“主題宣傳”“官方回應”等標簽開放給媒體,在發布時可以對內容進行標注;根據媒體做的標注,平臺會對原創內容加權推薦。
不僅微博,當前多家平臺不斷發揮自身優勢,與主流媒體大力合作,擴大優質內容影響力。快手科技聯合創始人楊遠熙介紹,他們逐漸構建了以主流媒體、政務號為核心的正能量矩陣,通過算法優化分發鏈路,擴大優質內容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針對“信息繭房”問題,抖音總裁韓尚佑分享了自身體驗——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如果只推薦單一內容,會使用戶很快厭倦,導致用戶體驗下降。因此,我們將消除“信息繭房”作為一項重要目標,建立了多目標模型,設置了100多個目標,以解決單一目標下系統容易重復推送相似內容的問題;還加強了推薦系統中對搜索行為的應用,讓系統更加實時地根據用戶搜索興趣進行調整。
“以透明化破除信任危機,以多樣化應對信息同質,以系統化實現協同治理。”騰訊公司副總裁陳勇也提到,他們正在陸續構建更豐富的“破繭”功能矩陣,并提供用戶指引,包括便捷關閉個性化推薦、“不感興趣”的負反饋、內容多樣性綜合評估、推薦類目自定義等能力,通過算法迭代和體驗優化的雙支點,讓用戶找得到、用得上、有實效。
凈化互聯網內容生態,也需要提高算法透明度,為用戶賦權,讓他們了解算法邏輯。“算法的發展,必須以用戶為中心,保障其知情權、選擇權、隱私權。”楊遠熙介紹,快手公開熱搜排序規則,并通過趣味視頻、智能客服等渠道,向用戶普及算法邏輯,確保透明、可監督。
小紅書也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在長期信息流的分發中,把50%流量分配給用戶。“‘信息繭房’是一個雙向過程,平臺和用戶在內容偏好上,要做到靈活調節,借助正、負反饋機制,進一步破除‘繭房’。”小紅書總編輯、副總裁許磊說。
創新技術驅動,跑出速度展現溫度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社交媒體逐步向算法和數據主導的智能媒體方向演進。如何順應技術趨勢,驅動算法創新發展?
楊遠熙提到“技術共治”這一關鍵詞。他認為,要以技術監管技術,依托大模型能力實時監測推薦偏差,對低質內容實施“智能熔斷”,輔助審核模型訓練,強化內容識別與治理能力;秉持“算法向上向善”理念,加大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研發,持續優化算法推薦內容池,保障內容推薦的公平性、透明性、多樣性。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總裁錢磊認為,作為數字時代的新質生產力,算法可以從海量數據中發現和總結新的規律,讓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享受技術紅利,獲得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
對此,錢磊提出了“守己利他”的技術理念——“守己”,需要讓人工智能自始至終處于人類的控制之下,確保其生成的內容符合價值觀、具備正能量;“利他”,堅持普惠創新、服務中小企業的初心,對該企業的通義大模型進行全尺寸、全模態、全能力的開源。
技術迭代提升效率的同時,也要做到“有溫度”。“算法,已經成為保障騎手權益的重要抓手。當騎手擺脫配送時間的焦慮,在奔波忙碌中擁有更好的工作體驗,算法便不再是那么冰冷的工具。”美團黨委書記、副總裁陳榮凱說。
比如,在配送時間方面,美團已公開“預估送達時間”算法規則,并且針對遠距離、單量多等配送難度較大的訂單,用預估送達時間段替代預估送達時間點;近期,還將在全國范圍上線“防疲勞”措施,當日跑單超過8小時的騎手將收到防疲勞彈窗提醒,超過12小時將強制下線。
在加強對特定群體關懷方面,陳勇舉例說,視頻號等產品已推出夜間休息提醒等功能,鼓勵用戶健康用網;持續升級未成年人模式與青少年專屬內容池,幫助未成年人擺脫網絡沉迷;及時推送健康辟謠信息,設立防詐騙等宣傳專區,幫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識;為視障聽障等特殊需求用戶提供無障礙服務模式等。
此外,多家平臺加強行業聯動,推動產學研合作,提升算法技術創新能力,加強算法安全研究,提高抵御安全風險能力。比如,快手與清華大學聯合推出“負責任的內容推薦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聚焦解決自身平臺推薦中的視頻曝光偏差等問題;阿里巴巴成立“算法安全藍軍”,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聯動,在實戰中提升檢驗防御能力,進一步守護算法安全。
凝聚多方合力,構建共治共享格局
“算法就像我們做菜時放的鹽。我們需要算法創造價值、帶來便利,也要正視算法帶來的諸多挑戰。”陳勇以“鹽”為喻,建議“用量精準”,只有堅持高效可用、安全可靠、透明可知、自主可控的原則,算法才能在新航路上乘風破浪。
算法紅利不斷惠及廣大網民,但算法治理同樣沒有“旁觀者”,需要政府、平臺、用戶、社會等多方合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為進一步深化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于2024年11月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誘導沉迷等六大整治重點,督促企業深入對照自查整改,進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近些年,多家互聯網企業發力構建“向上向善”算法治理生態。陳勇認為,需要堅持用戶為本和長期主義,在算法設計底層杜絕短視逐利、過度商業化、流量饑渴等竭澤而漁的行為。楊遠熙表示,快手通過成立算法安全委員會等措施,全面統籌算法安全管理監督工作,構建算法安全、算法糾偏、算法透明體系,實現內容的真實與向善。韓尚佑介紹,抖音“安全與信任中心”網站已試運行上線,面向社會全面公開抖音的算法原理、社區規范、治理體系、客戶服務……
在分享會現場,“算法向善”南寧宣言發布,重點互聯網企業代表集體簽署,并承諾:算法的溫度取決于開發者的態度,算法的“清朗”源自踐行者的擔當。
在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唯有堅持主流價值導向,推動算法向上向善,互聯網這艘巨輪方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