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首都統一戰線積極發揮強大法寶作用,助力北京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近期,《中國新聞》報記者走進北京市各區街道社區,觀變化、看發展,以“基層小切口”展現“社會大治理”,唱響社會治理中的京華同心曲,共譜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
在公眾印象中,北京市西城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不僅如此,西城區還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對生活在這里的居民來說,這份幸福感來自于電梯更新改造和家門口的城市森林公園;對于在這里工作的白領來說,這份幸福感來自于四合院里的心靈療愈課程……
在打造“幸福西城”的過程中,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統戰部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立足區域定位,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出發點,以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為切入點,廣泛凝聚統戰力量,奮力開創統戰工作新局面,致力讓“小變化”串起居民“大幸?!?。
打造家門口的城市森林公園
“小變化”里的“大幸?!?/p>11月份的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孩子們在修繕后的游樂區嬉戲。受訪者供圖
12月2日,上午10點,走進位于北京二環的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一幅溫馨的畫面映入眼簾:老人們在健身區伸展筋骨,彩色的游樂區里到處是孩子的笑臉,每走幾步,就會看到一個科普展示牌。公園深處,廣陽書院里笑聲朗朗,一場免費的繪畫親子活動在這里進行……
這是北京市第一家城市森林公園,今年11月,廣陽谷城市森林公園在被譽為“綠色奧斯卡”的第22屆國際花園城市總決賽中斬獲“環境可持續項目獎”金獎,并憑借在“景觀改善與公共空間”評審維度的最高分,奪得項目類唯一特別獎,由此成為北京“花園城市”建設啟動以來首個獲聯合國認可的典范項目。
然而,時間回到一年前,廣陽谷森林公園還曾一度陷入運營困境:雖然景色不錯,但功能性單一、基礎設施匱乏,無法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這也是城市森林公園普遍面臨的運營難題。
去年7月,致公黨西城區委會第十三支部主委仰光加入了為廣陽谷變身“支招”的隊伍。她針對自己在多次實地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增加衛生間指引標牌、豐富兒童元素、增加體育設施、增設科普類展板、舉辦科普類活動”等建議,目的是“增加與周邊居民的聯系,滿足其多元需求,提升幸福感?!?/p>
仰光的建議雖然針對的是一些不起眼的細節,卻為有關部門的工作拓寬了思路。此后,西城區政府組織召開多部門聯動會議,經多次打磨,最終形成了廣陽谷升級方案,仰光的建議被吸納其中。如今,廣陽谷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城市森林公園,而是附近居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廣陽書院等活動場所的建成,也為公園的經營難題找到了解決的“鑰匙”。
“這一年多,每次來廣陽谷,都會看到新的小變化”,仰光的語氣中充滿欣慰。
一份“西城方案”
妙解電梯更新改造難題
九三學社西城區委會專家組走進豐匯園小區開展調研。受訪者供圖“終于能告別‘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的日子了!”今年9月,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街道豐匯園小區的居民迎來好消息——小區8部老舊電梯中的最后一部于9月底完成更換。
電梯更新改造順利完成,令人頭疼的電梯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居民幸福感指數直線上升。而這份幸福的背后,有西城區統戰成員的助力。
為解決“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這一“接訴即辦”難題,今年5月,九三學社西城區委會發揮民主監督職能作用,與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對口聯系調研交流座談會,并組織社內專家成立調研課題小組。
走訪調研是破題的第一步。在走訪了多條街道后,專家小組找到了電梯問題的“通病”:電梯改造通常涉及大額投資,老舊小區居民在分攤費用時常常出現意見分歧;老舊小區產權結構復雜,責任主體不明確,管理存在空白。
“最核心的問題是,電梯維修和更換的費用由誰來出。”九三學社西城區委會副主委安宇說。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痛點堵點,九三學社西城區委會形成調研報告《西城區居民住宅老舊電梯安全監管中的問題及可持續發展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并創新提出“引入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私人資本參與電梯更新項目”“政府設立專項基金用于電梯更新”等方式,為解決資金籌措難題拓寬思路。
很快,在各方的推動和努力下,中共西城區委、區政府探索出一套創新工作方法——以政府獎勵資金模式推動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政府可以補貼電梯更新資金的一半或出一部分維修資金,余下部分由產權單位、物業公司、居民等多方協商出資解決?!卑灿钫f,“誰受益誰出資、政府適當獎勵”的資金籌措方式開創了住宅電梯改造的先例。該政策下發后,豐匯園小區原先制定的3年電梯改造計劃在2年內提前完成。
如今,老舊電梯更新獎勵方法已在金融街街道、廣內街道等4個街道、5個社區完成試點,且推廣至全區,迄今西城區已有200余部住宅小區老舊電梯啟動更新改造程序。
民主黨派牽手街道
“四合院下午茶”喝出幸福味
今年6月,民進西城區委會組織音樂治療活動。本版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作為“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這份“西城區式幸福”不僅體現在居民家門口,也溫暖著在這里工作的上班族。
西長安街街道東松樹黨群服務中心位于西單商圈的一處四合院中。今年6月,20余位在附近工作的白領在這里進行了一場心靈療愈之旅。
“白領平時工作壓力大,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專業的公益音樂治療,讓大家主動‘鏈接’音樂,達到減壓放松、提高積極情緒的效果。”民進會員、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講師朱家彤是這場活動的發起者之一,今年以來,她利用專業能力,在東松樹黨群服務中心策劃了一場場特色的音樂治療活動。
除了音樂治療,在京臺胞共慶中秋、公益法律科普課堂等活動也曾在這里舉行。該系列活動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四合院下午茶”。這是西長安街街道打造的基層統戰品牌,也是西城區落實民主黨派與街道對口交流制度的工作成果。在“四合院下午茶”的基礎上,民進西城區委會與西長安街街道聯手,打造了“同心共建實踐項目”,致力于“同心議政”“同心服務”“同心講堂”三個方向開展工作。
自上述品牌建立以來,民進西城區委會積極探索各種路徑,為提升西長安街街道居民的生活“幸福值”而努力。
12345熱線是居民反映生活難題的重要途徑。今年3月,民進西城區委會成員通過該平臺與屬地居民進行了一場“心靈對話”,深入了解“為何訴、訴什么”,在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的同時,也給予了心理上的關懷。
民進力量的加入,為四合院注入了新活力。如今,東松樹黨群服務中心設有書法繪畫、詩歌朗誦、心理疏導等30余項課程和系列活動,免費對市民開放,每天9時至20時,周末不打烊。
“民主黨派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不是本著去挑刺的目的,而是著眼于如何把自己的家園建設得更美好,攜手街道同心共建幸福家園?!泵襁M西城區委會副主委楊艷青說。
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城區將堅持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落實統戰工作責任、夯實基層工作基礎,深化對口聯系工作品牌,助力統戰工作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社會發展、文化建設,引導和鼓勵統戰人士在提升治理效能、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獻計出力,推動新時代基層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中國新聞》 報 作者 羅魯嶠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