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但自8月份以來外貿增速有所放緩,同時,國際貿易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外貿的外部環境依然具有不確定性。11月21日,商務部發布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對下一階段外貿工作作出部署。《新聞1+1》連線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解讀相關問題。
11月21日,商務部對外發布《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貿新動能以及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三個方面,共推出9條具體措施。詳情>>
9條措施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張燕生:這九條三個方面實際上都代表了當前的外貿痛點。第一個方面就是要加大金融對外貿的支持,這三項舉措應當講,像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險和政策性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貿融投資的支持,以及跨境的貿易結算,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像培育外貿的新動能,像跨境電商等實際上對下一步的綠色貿易轉型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個方面強化外貿企業的服務保障,這對外貿企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通關、物流,方方面面,我覺得這三個方面都是外貿當前高質量發展的三個痛點。
加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力度和規模
對外貿增長至關重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張燕生:保險實際上最重要的功能是對沖風險。當前外貿企業尤其是對中小外貿企業和新型的外貿業態來講,各種不確定性的風險都是明顯上升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力度和規模,對下一步外貿增長是非常關鍵的。從現在來講,我覺得保障力度還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跨境貿易結算政策
降低中小微企業“出海”風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張燕生:對中小微企業來講,跨境貿易結算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目前歐美和中國,中間品貿易的這些部分出現了一些脫鉤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微企業和新業態進入到新興市場,各種風險都是明顯上升的。因此跨境的貿易結算,包括數字金融、人民幣結算等,對降低中小微企業的外匯風險和金融風險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