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回暖,國內投資者的信心得到提振,外資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進一步增強了。近期,摩根大通、澳新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紛紛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瑞銀、貝萊德等多家外資巨頭也發出看好中國股市、看好中國市場機會的聲音。全球資本為何青睞中國?迅速復蘇的中國經濟對世界有著怎樣的吸引力?未來還有哪些新亮點?聽聽專家怎么說。
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資本市場也有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和發展潛力。這既為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打下堅實基礎,也給外資機構帶來難得發展機遇與空間。
中國經濟的技術進步很快,很多新興產業在崛起。這其中有一系列非常優秀的上市公司,隨著它們經營業績的明顯改善和提升,也給外資帶來很好的投資機會。
目前,中國股票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加上未來復蘇前景向好,大家配置的意愿是比較強烈的。任何一個經濟主體都不可能忽視中國市場。
2023年以來,眾多跨國公司高管密集訪華,他們普遍表示,中國市場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將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深耕中國市場。商務部9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154家,同比增長33%。在各方看來,這不僅表明外商對長期在華投資的信心,也凸顯出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
從全球來看,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鏈、供應鏈也是最完善的。因此,外資在中國開展經營投資,可以獲得更多產業鏈和供應鏈上的支持,獲得整個中國工業制造業一種體系性的支持。
中國堅定維持對外開放,近年來不斷創造良好營商和政策環境,讓外資在華投資更加便捷、高效。這一點在發展中國家中間是首屈一指的。
當前,全球部分經濟體出現復蘇乏力、向下運行態勢。相對來講,中國經濟未來還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也會給世界經濟增量帶來拉動,這對外資而言也是一個巨大吸引力。
在一系列擴大內需、提振信心的穩增長政策作用下,8月中國宏觀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基于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潛力優勢,外資投資中國資本市場意愿在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有40家機構獲批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相比之下2010至2020年平均每年只有42家獲批。在外界看來。中國一系列開放舉措不僅吸引了更多外資流入,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
中國一直堅持高質量發展,這里面蘊藏大量代表新型生產力的要素和企業。比如這幾年的光伏、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產品,它們所代表的生產力是最有活力的。這些先進產業將對外資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中國人力資源比較充裕。特別是隨著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出現了一批中高層次人才,為外商在華投資經營提供了具有相當技術水平的人力資源。這種條件在全球其他國家是不多見的。
當前,外資參與中國國內市場比重偏低,但空間很大。未來,隨著中國持續深化改革,金融業加快發展和開放,對全球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強。對外資來說,這將是它們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窗口期,也是未來發展的重大機遇。
記者丨吳倩 葛石陌 樊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