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靜漪 攝
9月20日上午,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主新聞發言人亮相暨整體籌備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杭州亞運會的硬件建設全部完成、軟件布局全部到位、辦賽條件全部具備。
“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將向世界呈現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杭州亞組委執行秘書長、杭州亞運會賽事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主新聞發言人陳衛強說。
陳衛強就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基本情況、競賽組織情況、服務保障情況等三方面做了介紹。其中,杭州亞運會的54個競賽場館,30個訓練場館已全面建成并通過賽事驗收。“在賽事期間,杭州將為3萬名運動員、隨隊官員、技術官員和媒體人員住宿、餐飲、交通、文化、科技、醫療、商業等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據悉,杭州亞運會的5個亞運村、3個運動員住宿酒店已經開始運行,5000多名境外參賽人員已經抵達。
作為亞運史上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屆亞運會,陳衛強表示,杭州亞運會賽程已于9月19日開始,直至10月8日。“報名參賽的運動員近1.2萬人,涵蓋亞洲全部45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
昨天,足球、板球、沙灘排球、排球4個運動項目已在10個場館開賽,今天,現代五項、賽艇也將開始首個開賽日。目前,杭州亞運會火炬結束11個地市的傳遞,今天已傳回杭州,于上午9:30開啟最后一站傳遞。23日的開幕式上,6名火炬手將與亞運數字火炬手一起以數實融合的方式點燃亞運會的主火炬。
在服務保障方面,對需要跨城市觀賽的觀眾,杭州亞運會提供專門的亞運專列。除此之外,公交線路加密了班次,目前有86條線路。同時,延長了地鐵通行線路的服務時間。“針對早晚高峰,我們增設了15條通勤的線路,并延長地鐵早晚高峰的運行時間。重點線路,周末全天按高峰時段組織運行。”
記者 胡靜漪 攝
發布會上,3位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主新聞發言人依次亮相,分別是杭州亞組委執行秘書長、杭州亞運會賽事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陳衛強,杭州亞組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杭州亞運會賽事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毛根洪,杭州亞組委宣傳部部長、主媒體中心執行指揮長許德清。
據悉,本屆亞運會共有1.1萬余名中外媒體記者注冊報名,在賽事期間,共設立62名新聞發言人為媒體提供信息服務。
【現場問答(部分)】
目前總體的售票情況如何?沒有買到票的觀眾如何參與到亞運賽事中?
毛根洪:杭州亞運會共設40個大項,61個分項,除了帆船、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等幾個分項,受比賽環境限制,不適合組織觀眾現場觀賽之外,其他56個分項門票都面向境內外觀眾公開銷售。
門票價格從20元至1000元不等。現階段以來,銷售情況總體上非常火熱,觀眾參與的熱情很高。
售票官網站于7月8日上線,8月23日開幕式倒計時一個月之際,線下售票亭也陸續開放。這段時間以來,由于大多數門票已被線上售完,線下售票亭更多的是提供換票或者打印紀念票的服務。截至9月19日,亞運會票務官網運行74天的累計的訪問量達到了3.4億人次。
請問在賽會組織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體現人文亞運和智能亞運的理念?
陳衛強:在整個杭州亞運會的籌辦過程中,人文無處不在。吉祥物、口號、體育圖標等,構成了亞運的美學體系。同時,杭州亞運會充分應用文學、藝術、音樂等各方面的元素表達、打造人文亞運。如創作推出一系列主題歌、短視頻,包括志愿者主題歌、火炬傳遞主題歌、主題電視劇、主題紀錄片等。
“智能亞運”是杭州亞運會辦賽理念之一,無論是籌辦過程還是辦賽階段,都充分運用了數字化技術表達。不僅推出一系列深受大家喜愛的數字產品,且首次推出電子身份注冊卡,方便運動員、技術官員參加亞運會。
數字化技術應用是智能亞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亞運會觀賽、辦賽的各個端口,都有智能化的表達,從賽程的安排,到場館交通安排以及天氣的預報、美食介紹等。
記者 胡靜漪 攝
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在增進運動員之間文化交流和增進友誼的方面還有哪些活動安排?
毛根洪:運動員是賽會的主角,亞運村就是運動員在杭州的家,我們在賽事之外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主要集中在亞運村。包括具有中國文化特色、杭州地域文化特點的文化展演,同時還設置了文化集市,運動員們可以在這交流。
記者胡靜漪攝
請問在公共衛生和醫療保障方面做了哪些準備?
毛根洪:我們已全方位做好賽會醫療保障工作,設置有40多家定點醫院,大部分是三甲醫院。在運動場設置醫療點、在亞運村設置綜合門診部,還設置了4條空中醫療的應急救援保障路線,特別針對山地公共自行車等受傷概率較大的戶外項目,設置了醫療直升機和救護點位。
目前,共有場館醫療室133個,競賽核心區域(fop區)醫療點127個,觀眾醫療點83個,1884名醫護人員提供醫療保障,構建了從場館的醫療點醫務室,到亞運村的綜合門診部定點醫院,再到急救轉運的救護車、救護直升機等立體醫療急救網絡,醫療指揮體系、協作保障機制已構建完善,并向各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發布了藥品指南、醫療衛生指南。
公共衛生防控方面,針對傳染病、飲用水和公共場所衛生開展了全面監測和防護,建立了智能化的傳染病監測預警系統,包括監測發熱、腹瀉等癥狀人群,第一時間開展預警處置和必要的醫療救治,通過源頭治理和精準施策來推進環境整治和人居環境改善,從源頭降低傳染病傳播風險。
記者 胡靜漪 攝
能不能介紹一下關于語言服務的情況,怎么樣保證運動員無礙地交流、參賽?
毛根洪:杭州亞組委在賽時設立語言服務中心,我們能提供9種語言服務,包括中文、英語、阿拉伯語、日語、韓語、印尼語、柬埔寨語、泰語和越南語。
賽會期間的志愿者,主要會提供中英翻譯為主的輔助服務,我們也為亞奧大家庭成員、技術官員等人員提供了助理陪同。
亞運釘、智能亞運一站通等可以提供智能在線的翻譯服務,全國可撥打的亞運會服務熱線1258088,也提供了中英文咨詢。
除了多語種溝通以外,我們還進行了一些手語視頻的咨詢教學。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彌補我們多語種工作人員比例不高的問題,讓各國地區的運動員和其他的參賽人群在杭州工作生活得更加順暢。
本屆亞運會報名參與人員達到了歷史最高,會有怎樣的挑戰?有哪些保障措施?
陳衛強:為了招待好八方來客,除了杭州亞運村,杭州亞組委還設有5個亞運分村、3個運動員接待飯店,接待能力不斷拓展。
除此以外,亞組委在相關的接待政策上也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建議運動員“前三后一”,讓參賽運動員提前三天抵達,不要來得太早,參賽完,一天以后就離開指定住宿地點,當然可以住到別的地方去。
在交通方面,增設了相應的車輛服務,進行了服務路線擴張和調整。除了一個主路徑口岸以外,還有推進的四個路徑口岸。
在餐飲方面,盡可能地考慮到各個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的不同口味,讓餐飲更加可口。在食材保障上,比如牛羊肉、大米、乳制品等等都有充足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