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發展成為許多國家共同參與的事業,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國際合作平臺之一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促進國際合作的新平臺,激發全球共同發展新動能。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發展成為許多國家共同參與的事業,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國際合作平臺之一。
共建“一帶一路”打造的互聯互通網絡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巨大利好。我曾訪問斯里蘭卡50多次。以前在斯里蘭卡旅行是一個挑戰:從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到科倫坡市中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連接不同城市的道路狹窄,很容易堵車。現在的斯里蘭卡是另一番景象:從機場到市中心同一段路程只需半小時;公路和鐵路運輸得到改善,港口效率更高。這都要歸功于中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從肯尼亞港口城市蒙巴薩到首都內羅畢,我坐在中國制造的列車上,行駛在中國鋪設的軌道上,舒適地欣賞壯美的風景。蒙內鐵路是助力非洲互聯互通和綠色轉型的樣板工程之一,它快速、高效,設計時更多考慮到當地生態。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其他地方:中老鐵路自2021年投入運營以來,跨境貨運量超過400萬噸,極大助力內陸國老撾連接全球市場、增加跨境旅游;今年6月,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聯調聯試綜合檢測列車運行時速達到350公里,開通運營后,雅加達到萬隆的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東海岸鐵路是馬來西亞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將連接半島東海岸和西海岸,為該國的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共建“一帶一路”投資規模大、覆蓋范圍廣,難免受到非議。有人稱共建“一帶一路”讓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陷阱”,這純屬虛假宣傳。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基于平等互利原則同發展中國家開展投融資合作,不會強迫任何一方借款,接受發展投資的國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獨立作出決定。今年4月,美國波士頓大學發表的報告就反駁了有關共建“一帶一路”制造“債務陷阱”的不實指責。
共建“一帶一路”正朝著更加綠色的方向發展。習近平主席此前已經宣布,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開發制定的“交通燈”機制引導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進行綠色投資,綠色能源投資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增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成為促進綠色投資與發展的重要平臺。
“一帶一路”為共建國家架設發展的階梯,不應被非議、批評。一些西方國家聲稱可以拿出取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方案,卻沒有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付出真正的努力。這些西方國家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與中國進行合作、實現互補,而非專注于競爭。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缺口大,合作機會多,西方國家完全可以發揮自身在高科技研發與應用方面的優勢,同中國一起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
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豐碩。展望未來,我熱切希望參與到推動發展中國家互聯互通和綠色發展的重要過程中。讓我們共同祝愿“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更大進展和收獲。
(作者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