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聚焦重大事故隱患開展針對性排查整治;實行專項行動通過責任推動企業認真查改;加強信息化源頭管控、精準化監測預警等方面制度機制建設……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應急管理部持續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應急管理部堅持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能力,圍繞影響群眾生產生活安全、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持續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切實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查什么——
聚焦關鍵環節緊盯問題
近年來,一些地區和企業排查整治安全隱患不徹底,甚至搞形式主義、走過場,導致安全風險加大、事故多發頻發,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表示,從近年來發生的重特大事故來看,一些關鍵環節重大隱患十分突出,如違規動火、外包外租管理混亂等“小施工、惹大事”以及不開展應急演練、員工不熟悉逃生出口等。針對上述突出問題,此次專項行動特別強調開展重點排查整治,同時緊盯企業主要負責人這個“關鍵少數”。
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突出重點。4月份,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全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總體方案》,突出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消防、燃氣、漁業船舶、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兼顧新業態新領域,聚焦易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隱患,開展針對性排查整治。
一些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法定職責不到位,自查隱患不深入、整改不徹底;一些部門安全監管執法“寬松軟虛”,隱患排查整治質量不高;一些地區未樹牢安全發展理念,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導致隱患依然存在,甚至再次引發事故……
今年2月,重慶市渝中區應急管理局接到群眾電話舉報,反映渝中區某卷簾門倉庫內存放有幾十噸甲醇燃料。經查,某新能源企業在該場所違規存放危險化學品4噸,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危險。針對這類重大事故隱患,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還建立了有關工作機制,定期調度掌握排查整治的有關進展情況,加大工作推進和督導檢查力度,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怎么查——
專項行動推動企業查改
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第一階段,32個省級單位、35個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結合實際制定印發了實施方案并作了專題動員部署,13個行業領域制定出臺了25項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
緊接著,安排企業用1至2個月的時間開展自查自改,整改不了可主動向政府部門報告,還可以聘請專家進行幫扶指導。隨后,政府部門開展精準嚴格執法,對前期已報告的依法不予處罰,對“不查不改不報”的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一案雙罰”。
“目的是消除事故隱患而不是處罰,我們鼓勵企業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負責人說,專項行動通過責任倒逼推動企業真查真改、不留死角。
今年“五一”假期前后,應急管理部黨委分兩批共派出6支聯合執法小分隊,到6個省份28個區縣96家企業和單位進行暗查暗訪,發現了一批重大隱患和問題,立即交由屬地監管部門立案查處,并督促當地政府舉一反三。
江蘇淮安某管業科技有限公司,共4個消防安全出口,朝東出口大門鎖閉,朝南的3個出口則分別被管材、生產機器、車輛等設備和雜物堵塞。責令整改!清江浦區應急管理局對該公司及主管人員高某某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3輪督導檢查和明查暗訪、向地方和部門發出38份督促建議函、各地派出1500多個省級督查組……圍繞違規動火施工、外租外包、封閉安全出口等8類問題,應急管理部派出聯合執法小分隊赴重點地區開展明查暗訪。針對露天煤礦邊坡角度超設計、危化品設施設備“帶病作業”、公路安全隱患突出點段、“廠中廠”“園中園”及醫院重點部位等開展集中治理,堅決防止重蹈覆轍。
截至8月上旬,各級各部門檢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7.4萬余項、整改5.5萬項,企業自查發現5.6萬項、整改4.3萬余項,各級政府掛牌督辦重大事故隱患2.31萬項、整改1.44萬項,幫扶企業117.8萬家次。目前,專項整治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專項行動以來,事故總量、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25.1%、14%,重特大事故發生的頻率明顯下降。
常態化——
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統一部署,專項行動不僅抓好面上存量隱患的排查整治,堅持“當下改”,還攻堅解決一些頑癥痼疾,推動建立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機制。
排查隱患、防范風險不是一時的工作,而是“時時放心不下”的自覺和責任。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表示,“要持續深化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切實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華爾茲音樂城小區,消防車通道被占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癱瘓等安全隱患反復存在,市消防救援支隊結合主題教育及時明確相關主體責任并進行整改,還籌措資金100.7萬元,制定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實現火災隱患“治標又治本”,確保了居民群眾的絕對安全。
在廣東省佛山市,信息技術為應急管理賦能增效,“智慧安全佛山”項目初步構建起覆蓋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領域的城市安全風險監測感知網絡。“我們將以國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試點為契機,推動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創新,將風險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魏鈺說。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日常調度、明查暗訪、督辦交辦、約談通報、公開曝光,加強考核巡查,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應急管理部從最突出的問題防起,從最基礎的環節抓起,從最明顯的短板補起,加強信息化源頭管控、精準化監測預警、動態化風險評估等方面制度機制建設,推動織密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實習生馮心怡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3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