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約翰內斯堡共同主持中非領導人對話會。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 共創中非美好未來》的主旨講話,強調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必將為雙方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范。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表示,非中關系建立在團結、友誼和相互尊重基礎之上。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投資與合作對幫助非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是非洲實現現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合作伙伴。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為促進非洲一體化建設,共筑高水平非中命運共同體指明新方向、注入新動力,將推動非中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
“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洲正在全力建設和平、團結、繁榮、自強的新非洲。習近平主席指出,中非雙方要同心協力,為實現各自發展愿景創造良好環境。要共同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旗幟鮮明反對殖民主義遺毒和各類霸權主義行徑,堅定支持彼此維護核心利益,理直氣壯堅持發展中國家的正義主張。
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國—非洲中心執行主任丹尼斯·穆內內表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10年來,中方秉持這一理念,推動非中務實合作不斷拓展深化,取得包括肯尼亞機場快速路、蒙內鐵路等一系列合作成果。“此次非中領導人對話會將進一步提升非中合作水平,助力非洲實現一體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
盧旺達資深媒體人杰拉爾德·姆班達表示:“習近平主席在非中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充分彰顯了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強調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有助于遏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南蘇丹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梅爾哈·魯特·比爾表示,中國不僅為南蘇丹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還在當地投資,為南蘇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持。中國企業修建了機場、橋梁和道路等基礎設施,為當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有中國伙伴支持,我們對非洲的未來充滿信心。”
岡比亞廣播電視臺記者詹琪·圖雷表示,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非中合作至關重要。非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根植于彼此共同愿景,擁有巨大發展潛力,雙方合作對維護多邊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至關重要。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埃表示,中國積極支持和推動金磚擴員,在促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南非中國問題專家譚哲理表示,非中領導人對話會對非中關系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此次對話會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話交流的平臺,為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始終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如何解決發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強文明互鑒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時代課題。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愿同非方一道,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倡導以對話彌合分歧、以合作化解爭端,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姆班達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不僅關注經貿合作議題,還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提供了解決方案。這有助于促進非洲國家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中國始終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馬達加斯加國家行政學院院長瑪麗·阿涅絲·阿諾娜表示,非中共同努力推動中非合作論壇“九項工程”加快落實,推動實現《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將把非中友好合作關系提升到新高度。
津巴布韋國際關系學者吉布森·尼卡蒂諾表示,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國際社會彌合分歧、化解爭端、共同應對安全挑戰提供了新路徑。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維和部隊把中國追求和平的理念帶往各地,給飽受苦難的動蕩地區民眾帶去信心和力量,體現了中國的負責任大國擔當。
蒙亞埃表示,全球安全倡議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支持。這一倡議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建設一個持久和平世界的愿望。
“為非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中國和非洲正在通過共同探索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回答歷史之問,攜手推進合作共贏、和合共生、文明共興的歷史偉業。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堅持拆墻而不是筑墻、開放而不是隔絕,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搞贏者通吃,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國際分工,共享經濟全球化成果。我們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促進文明包容互鑒,為人類進步再作貢獻。
姆班達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為非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他說,過去10年,中國在非洲參與建設6000多公里鐵路、6000多公里公路、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為非洲民眾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有力促進了非洲國家經濟發展。“中國是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包括盧旺達辣椒在內的許多非洲農產品正通過‘綠色通道’進入中國市場。”
尼日利亞阿布賈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阿德因卡表示,中國向非洲民眾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為當地民眾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中國在尼日利亞、埃及等非洲國家設立中國文化中心,在深化非中民間交往、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副校長、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弗盧菲洛·內馬博拉表示,非中領導人對話會將為非中青年交流等人文領域合作提供新機遇。“德班理工大學孔子學院愿繼續做深化南中、非中友誼的橋梁,促進人文交流對話,增進非中青年間友好交往。”
去年,在多哥與中國建交50周年之際,《多哥新聞報》等多哥主要媒體刊發了大量多中在經貿、文化、科技、衛生等領域合作的報道。《多哥新聞報》總編輯巴薩都表示,非洲民眾十分關注中國的發展及非中合作的消息。“非中合作潛力巨大,非中媒體可以開展信息共享、技術培訓等合作,共同講好非中合作故事。”
(本報約翰內斯堡、內羅畢、開羅、阿布賈8月25日電 記者管克江、楊一、萬宇、鄒松、閆韞明、時元皓、龔鳴、任皓宇、黃煒鑫、黃培昭、姜宣)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