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出版發行?!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砩鷦佑涗浟艘粤暯酵緸楹诵牡狞h中央,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復雜局面,面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貢獻,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學深悟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需要著力把握好其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
牢記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重要論斷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既是對黨百年奮斗歷程主題主線主旨的科學概括,又昭示了新的趕考路上接續奮斗的使命擔當。
圍繞這一主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進而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學深悟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首要的就是要把握主基調。筆者認為,一是要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二是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始終不渝堅持下去。
胸懷兩個大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這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面臨的國內國外兩個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表現在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同時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速變革,經濟全球化進程復雜演進,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深刻調整,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表現在黨領導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者為后者提供機遇和挑戰,構成前者的外部條件;后者在前者的宏觀背景下展開,且是前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量。 “兩個大局”二者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相互影響,是以大歷史觀視野對中國和世界發展走勢和格局作出的科學論斷,標定了當前黨和人民謀劃各項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學深悟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就是要將其放在“兩個大局”的時空坐標和總體框架中來理解和把握。筆者認為,一是要在學深悟透中認清“兩個大局”的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是善于、敢于對歷史方位進行正確認識和準確界定的政黨,這是黨在歷史關鍵節點洞察歷史發展大勢、明確前進方向、勇立時代潮頭的前提條件。“兩個大局”堅持立足國內和放眼國際相統一,是第四卷的基本時代背景,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在學深悟透中牢牢把握“兩個大局”的歷史主動。相較于前三卷,第四卷把“掌握歷史主動,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第一專題開篇,更為凸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煥發出新生機的歷史自覺。
把握三大邏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
堅持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及其辯證統一,是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觀察中國、認識中國、讀懂中國的關鍵鑰匙。其中,理論邏輯反映問題研究本身的內在要素之間的必然性聯系和內在規定性,決定研究問題的性質和方向。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分別是對過去以及正在進行的實踐活動的必然性和規律性的概括。理論邏輯根植于歷史邏輯,在歷史邏輯中證實自身的科學性、合理性,既指導著歷史邏輯的發展,也推動著自身的發展。同時,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統一于實踐邏輯,是實踐邏輯的科學反映、歸納升華。三大邏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辯證統一在黨領導人民推進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方方面面。
從“三大邏輯相統一”的角度系統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既要看到其在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繼承和發展;又要認識其立足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新發展,是新征程上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行動指南、根本指針。具體來看,學深悟透第四卷要注意把握好三大邏輯,做到兩個“統一”。一是要把前三卷與第四卷作為一個統一整體來學習,第四卷與前三卷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具有內在關聯性。只有推動四卷一體化學習把握,并與“四史”相結合,才能科學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完整體系和原創性貢獻,為理解具體論述和政策導向打下堅實基礎;二是要堅持學懂、弄通、做實相統一,回答好“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根本問題。既要學習第四卷的基本內容、關鍵要點,還要系統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領會其中的精神品質和思想偉力,更要見諸行動,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履職實踐的強大動力。
回答四個之問: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實踐的起點。不能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僅黨和國家事業無法繼續前進,馬克思主義也會失去生命力、說服力?!爸袊畣枴睆娬{的是本土化要求,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具體國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世界之問”強調世界維度、全球視野,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人類社會共命運;“人民之問”強調的是人民性,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人民群眾同呼吸;“時代之問”強調的是開放性,馬克思主義必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四個之問” 本質上都是“實踐之問”,分別對應中國共產黨為中國謀出路、為世界謀大同,為人民謀幸福、為時代謀發展的使命與擔當,在不同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具體指向、呈現出特定內涵,是對黨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的凝練總結。
書寫好“四個之問”的新時代答卷,關鍵在于持續加強理論學習,有必要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作為理論學習的最新權威教材。一是要在學深悟透中強化問題意識。問題是行動的先導,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要求,貫穿在新時代治國理政之中,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二是要在學深悟透中站穩人民立場。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屬性和理論品格,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歸根到底需要以“人民”作為最終檢驗和價值歸宿。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读暯秸勚螄碚返谒木砭o緊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在“兩個大局”的時代背景下,不斷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的認識,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新征程上,要把第四卷作為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研究闡釋上做文章、在工作謀劃上出實招,以奮進姿態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葉本干,作者系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SC22Z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