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建文 特約記者 范以書 通訊員 謝中武
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一張任務圖上,密密麻麻的紅色五角星標出的飛行航跡,遍布大半個中國。紅星連綴起來,就像一條穩步躍升的戰斗力曲線。
作為空軍首支列裝國產三代戰機的部隊,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旅官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推進各項工作,搶抓機遇、勇于創新、敢于超越,創造新機作戰運用百余項“首次”“第一”,獲得“云嶺紅鷹”的美譽。所屬飛行一大隊被空軍授予“模范殲擊機大隊”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二等功,大隊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戰機編隊飛越雪山。邱文韜攝
加力起飛
新質戰力藍天書寫忠誠
從荊楚大地到云貴高原,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曾3次移防、5次換裝。每一次面對選擇、迎接挑戰,全旅官兵始終叫響“使命面前敢擔當、困難面前敢碰硬、強敵面前敢戰勝”的口號,以“搏擊長空心向黨、飛行萬里不迷航”的實際行動,在藍天上書寫對黨忠誠。
2016年,該旅再次受領換裝國產某新型戰機任務。新裝備信息化程度高、系統構成復雜、人才培養周期長,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換羽重生,是機遇,更是挑戰!
“黨和人民把先進的戰機交給我們,我們決不能辜負重托。”旅黨委帶領官兵堅定決心,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緊迫感投入改裝任務。
燈火通明的戰術研究室里,飛行員們熱烈討論裝備性能技術難點;書柜里,各種專業軟件開發書籍占了一大半……這支敢啃硬骨頭的部隊,僅用一年時間就熟悉掌握裝備性能,快速形成了戰斗力。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伴隨著強勁有力的引擎轟鳴,該旅4架新型戰機和2架加油機,米秒不差從空中掠過,光榮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完成閱兵任務歸建當天,部隊就接到奔赴陌生地域執行聯合實兵實彈演練的任務。官兵立即拿出箭在弦上的緊迫感,研究區域條件、制訂作戰方案、組織空地協同、進行特情演練……3天后,數架戰機掛滿實彈飛往目標空域。
“駕駛標志著國家航空工業發展水平的新型戰機躍上藍天,發揮手中武器最大效能,就是我們交出的忠誠答卷。”親身經歷部隊每一次換羽騰飛,旅長孫軍都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列裝新型戰機以來,該旅先后出色完成多項探索性實戰課目訓練,填補作戰訓練領域多個空白,編寫的多種規程資料為該型系列戰機改裝提供了依據,某研究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戰機依次滑向起飛線。王國云攝
勇立潮頭
飛出戰斗力躍升加速度
執掌一流裝備,必須練就隨時亮劍的能力。
空軍首屆“金頭盔”比武,該旅一舉摘得3頂“金頭盔”;空軍首屆“天鷹杯”角逐,該旅被一些兄弟單位當作“最不想遇見的對手”。
如果說,換裝之初的亮劍得益于裝備的先發優勢,那么,部隊戰斗力的深層次迸發提升,更多需要創新的探索和能力的突破。
勇立潮頭,必須乘勢而上,加快部隊由“改裝先鋒”向“打贏先鋒”邁進。該旅主動申請執行上級部署的空軍新大綱試訓任務,將改裝與試訓相結合,通過對新武器裝備、新訓練模式的探索,為戰斗力躍升提供加速度。
“一個架次下來,衣服都能擰出水來。”飛行員肖鵬飛說,每次飛行都以實戰為背景,每個課目、每個動作都強調其作戰目的,“進入座艙,就進入作戰狀態”。正是在一次次艱苦探索中,大家逐漸體會到“一切機動都是為了構成攻擊條件,一切武器使用都是為了摧毀目標”的真正含義。
新的作戰理念和訓練模式,讓他們在實踐中收獲了累累碩果。
2017年,大漠戈壁,該旅任務分隊憑借試訓新成果,以8勝1負的絕對優勢獲得對抗演練勝利,受到導演部充分肯定。
2018年,他們組織遠海長航時訓練,克服海上氣象復雜、連續飛行體力易透支等多個難題,于海天之上實施多次空中加油,在當時創造了該型戰機一個架次留空時間最長、飛行距離最遠的紀錄。
2019年5月,飛行員武輝突然接到處置不明空飄物的任務。他駕機緊急起飛,赴目標空域查證,從發現、鎖定到擊落目標,用時不到半分鐘,創造了該型戰機首次擊落超過飛機升限目標的先例。
一次次飛向遠洋、一次次飛向高原、一次次挑戰極限……走在新機改裝與訓練轉型的前列,該旅在強軍征程上留下的每個腳印,都是嶄新而堅實的。
利箭在弦
時刻準備飛向戰場
制勝戰場,除了有敢打必勝的信心,還要有無堅不摧的實力。該旅官兵深知,要實現從“訓練尖兵”到“戰斗尖兵”的轉變,必須付出更加艱苦卓絕的努力。
換裝新機之初的一些經歷,讓該旅官兵印象深刻。
一次,他們駕機參加中外聯訓,在多次面對面、實打實的對抗中,他們發現有的飛行員升空后與地面引導員配合默契,能更好發揮人裝合一的效能;還有一次,該旅與另一機型部隊在全程復雜電磁環境條件下展開對抗演練,他們雖然占有新裝備優勢,但對手憑借對戰場環境的靈活運用,竟絲毫不落下風。
進行復盤總結時,孫軍告訴大家,隨著武器裝備升級換代,戰爭形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飛行員要面對的,是信息化聯合作戰和全域作戰。
隨著認識不斷深入,他們積極參與和組織帶有實戰背景的對抗訓練,抓住聯演聯訓等時機,常態與其他軍兵種開展聯合訓練,蹚開空地、空海一體對抗,跨戰區、跨兵種聯演聯訓新路子。
從單機戰術對抗到多機種聯合對抗,從部分未知條件下的對抗到全未知條件下的對抗……著眼戰斗力建設,緊盯戰場所需,他們敢碰最硬的釘子、敢闖最險的隘口。
去年,該旅參加空軍“紅劍”演習,時任參謀長高本超在以一敵二的不利狀況下,果斷將對手拖進持久戰、消耗戰,通過不斷調整策略打法,發揮己方戰機極限性能搶占有利攻擊態勢,最終以總局分全勝、零違規、中距空戰零戰損的絕對優勢奪得“金頭盔”。
今年7月,該旅飛行員劉強、李旭峰在一場空軍多機兵種體系演練中,與己方地面特戰分隊建立“空地鏈路”,臨機規劃選擇打擊目標,成功摧毀“敵”地堡火力點。
全時待戰、時不我待。如今,該旅官兵緊盯打贏目標,如緊扣在弦的利箭,時刻準備飛向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