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訪香港科技大學下一任校長葉玉如院士:
建中國患者數據庫
一滴血篩查阿爾茨海默病
她是國際頂尖神經生物學家,被稱為“遺忘的對抗者”。自1983年在哈佛大學獲得藥理學博士至今,葉玉如已經專注于神經生物領域近40年,致力于找出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
如今的葉玉如依然在不斷探索前行,她帶領團隊建立先進的生物標志物開發平臺,識別出新型的血液生物標志物,并設計出一套創新的人工智能AD評分系統,可用于預測罹患AD風險、早期診斷以及劃分患病的階段。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迎來第一批新生報到注冊,而從今年10月19日起,葉玉如也將成為香港科技大學的下一任校長。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期專訪了葉玉如,談論關于她的阿爾茨海默病最新相關研究,以及未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發展方向。
人物介紹:
葉玉如,神經生物學家。
1983年獲哈佛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
1993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任教;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4年獲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201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年5月被任命為香港科技大學下一任校長,從2022年10月19日起生效。
下一任校長的“多重身份”:
帶領學生“對抗”神經退行性疾病
與許多人以為的“雷厲風行”形象不同,葉玉如的形象就如她的名字一般,她的眼神里帶著溫和的笑意,說話的語調柔和;她喜歡蘭花,每次出席重要的講座或活動,她都愛穿一套蘭花色調的西裝套裝。
葉玉如有許多身份。2001年,她當選為中科院院士;2004年,她獲得被譽為“女性諾貝爾獎”的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她曾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她還是香港科學院原創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前不久,葉玉如又有了一個新身份——香港科技大學下一任校長,這也意味著,葉玉如將成為港科大自1991年創校以來的首任“女掌門”。
而在學校里,葉玉如也有著許多身份。作為香港科技大學的下一任校長,同時也是該校生命科學教授、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的主任,她既需要從事基礎研究,又需要從事管理,同時還得帶學生,培養一批批年輕的學者。因此,葉玉如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學生們通常是每天9時進實驗室,而葉玉如每天早上7時30分就已經到辦公室開始工作,和學生們在實驗室里待上一整天。
“除了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我們也在建立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人群數據庫,如帕金森病人群等。我們也希望利用我們在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研究獲得的寶貴經驗,如血液檢測開發和干細胞藥物篩選等,為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幫助與洞見?!比~玉如說。
建立中國AD患者數據庫:
可早期預測篩查患病風險
“什么時候可以研發出藥物?我們還有多久能戰勝疾???”這是葉玉如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目前,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和治療仍面臨著巨大挑戰:往往患者常在病情進入晚期、出現記憶喪失等癥狀時方獲確診,但事實上,當患者出現病征時,就意味著其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至少已經在10年~20年前。
“因此,早期的診斷至關重要。當患者出現輕度或早期認知障礙時,及早發現有助他們及時進行健康管理和干預,改善治療效果。目前的研究發現,生物標志物對于AD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基因測序一個人罹患AD的風險等級。但如今國際上關于AD遺傳學因素的研究都是使用西方人群,其遺傳因素和環境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群。所以這個項目一開始,我們想以中國人作為參考?!比~玉如透露。
根據葉玉如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中國AD患者與西方人群在遺傳風險、基因表達以及蛋白組含量變化等多個層面上確實都存在一定的區別。“這也進一步強調了建立中國AD患者數據庫的重要性,從而可以實現針對中國AD人群的精準疾病風險預測、篩查以及干預治療?!?/p>
關于中國人群的AD全基因組測序研究,葉玉如團隊是全世界首個完成的。而在此基礎上,葉玉如團隊還建立起了全球首個全面的中國人群AD患者基因數據庫,其樣本庫中現階段已囊括了數千人的遺傳數據、基因表達數據、蛋白組數據以及腦成像數據等。“當然,我們還在不斷擴大樣本容量和類別。我們也在與更多的醫院和社區機構合作,進一步擴大樣本豐富度,幫助篩查鑒別新型AD風險因子?!?/p>
發現新型遺傳風險因子:
一滴血可篩查出AD患者
“實際上,過去行業內已有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機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最近的研究也驗證了這一點,并成功發現了一個新型AD遺傳風險因子,它能夠通過調控患者血液中的基因表達與蛋白含量,從而調控大腦中的免疫反應,并顯著影響AD的發病風險與病理進程,為研究其致病機理提供了關鍵基礎。而這些成果推動我們設立了生物標志物開發平臺。”葉玉如透露。
根據成功識別出的血液蛋白生物標志物,葉玉如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特定的生物標志物組合:只需一滴血即可篩查出AD患者,以及評估其病情發展階段。這些發現即表明,血液蛋白將成為未來AD干預治療手段研發的關鍵靶標,并為AD的相關藥物研發提供明確方向。
與現有的血液生物標志物不同,葉玉如表示,他們所發現的這19種具有AD患病特征的血液蛋白,不只在神經元中表達,而是來自人體的不同組織和細胞,并參與不同的生理過程如神經信號傳遞、免疫反應、代謝調控等?!拔覀兊难芯拷Y果表明,這些血液蛋白都在AD患者體內發生了顯著的濃度變化,因而可以指示AD患者體內如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代謝系統等發生的顯著病變?,F階段我們已經能實現對于AD患病早期,如在臨床癥狀尚不明顯時的精準檢測,并在近千人的血液樣本中完成驗證,準確度超過95%?!?/p>
為降低檢測成本,推動該項檢測技術的普及,葉玉如與團隊還在進一步優化檢測手段。且這項技術可開發成為臨床工具,用于AD的早期診斷和分期。
“目前在AD藥物研發上面臨的主要難題是AD的致病機理不明確,同時在動物模型身上的藥物實驗難以適用于人體治療等?!比~玉如透露,藥物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再加上臨床上的發病機制每個患者都是不同的,因此,想要探尋藥物的有效性,需要不斷地做基礎研發——目前,基于大規模的AD患者研究隊列,篩選鑒別AD關鍵的致病因子,并利用新型人體細胞模型等篩選適用人體的干預手段與藥物分子,最終結合動物模型驗證藥效,已成為AD藥物研發的關鍵。
港科大(廣州)成立腦與智能研究院
未來將促進我國AD診療策略突破發展
葉玉如透露,目前團隊中已有超過60名科研人員,涵蓋了神經科學、免疫學、遺傳學、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團隊也正在與國內外高校以及機構開展緊密合作,如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倫敦大學學院、斯坦福大學等,希望通過與多領域、多學科的專家團隊合作,共同推動阿爾茨海默病的診療研究。
近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迎來第一批新生報到注冊。葉玉如向記者透露,未來廣州也將在推動阿爾茨海默病診斷和治療方面貢獻更大的力量。“目前,我們也在積極推動廣州校區的神經科學研究,希望通過培養更多研究人才,促進我國的AD診療策略的發展?!比~玉如說。
據記者獨家獲悉,目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開設了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域,并成立了首個跨雙校區的研究機構——腦與智能研究院。未來該研究院將有望推動神經科學、生物學、人工智能、工程學等跨學科合作,培養更多跨學科人才,推動AD診斷和治療實現更多突破。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