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總臺央視記者:據報道,今天8點43分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發生7.0級地震,菲首都大馬尼拉地區有震感。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有向菲方表示慰問或提供援助的考慮嗎?
趙立堅:中方注意到菲律賓發生較強地震,正密切關注菲方具體受災情況,關注中國在菲人員機構安危。我們向菲方表示慰問,愿根據菲方需求全力提供支持和幫助。
鳳凰衛視記者:26日,美國務院助卿幫辦樸正稱,中國對南海聲索國及其他在該地區進行合法活動國家的挑釁行為呈明顯上升趨勢,這導致地區局勢不穩,威脅南海各國權益。美國助理防長拉特納也稱,中國軍方艦機近期在南海不安全、不專業行為陡增,威脅美軍及在該地區活動的盟軍。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美方官員有關南海表態完全是顛倒黑白。南海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是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訴求。不久前,中國同東盟國家一起隆重紀念《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20周年,同意繼續全面有效落實《宣言》,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共同維護好南海及本地區和平穩定大局。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的南海并非風平浪靜。個別域外大國為維護自身霸權,不遠萬里,不斷加大對南海軍事力量投入,在南海周圍建立多個部署進攻性武備的軍事基地,派航母、戰略轟炸機等軍艦、軍機頻繁進入南海,并伙同域外盟友到南海“秀肌肉”。這些在南海橫行滋事的國家才真正是地區和平穩定的威脅。
我想強調,南海不是域外大國博弈的競技場。中方同東盟國家將進一步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抵制在南海搞各種搗亂破壞的惡劣行徑。我們也將繼續把解決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和主導權掌握在地區國家自己手中,排除域外勢力干擾,全面、有效落實《宣言》,持續推進“準則”磋商,將南海真正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2022·北京人權論壇”在北京開幕,論壇的主題是“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攜手推動人權發展”。請問發言人對相關理念的理解是什么?
趙立堅:我也看到了有關的消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人權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我們堅持以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密不可分。因此,從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角度探討中國的人權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政府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致力于在發展中保護和促進人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完善了全球最大的教育、社保和醫療體系,這極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發展權。這是對世界人權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也是對“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理念的最好詮釋。
東方衛視記者:25日,韓國外長樸振在出席韓國國會聽證會時稱,中國同韓國交往歷史悠久,雙方應引領兩國關系健康成熟發展,但在此過程中雙方溝通、信任和戰略性對話存在不足。韓國圍繞“薩德”問題的“三不”政策并非對中方的承諾或雙方達成的協議,而是韓方表明的自身立場。此事事關韓國家安全和主權,應由韓方自行判斷,難以接受中方要求韓方履行承諾。面對朝核威脅加劇,中方不應再主張“三不”政策,而應在實現朝無核化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反對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的立場不針對韓方,而是針對美國有意損害中國戰略安全的不良企圖。韓方2017年就“薩德”問題作出的鄭重表態言猶在耳,也為兩國之間增進互信、深化合作發揮了關鍵作用。新官不能不理舊賬。對于涉及鄰國安全的重大敏感問題,韓方應該繼續審慎行事,并尋求根本解決之道。
中韓建交30年來,兩國關系全面快速發展,既造福了兩國人民,也促進了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30年的合作成果值得雙方倍加珍惜,更需要雙方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推進。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前不久同韓國新外長首次會晤時就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古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人與人交往尚需以信為本,國與國交往更應如此。我想在此指出的是,任何國家不論哪個黨執政,不論對內有何政治需要,其對外政策都應保持基本的連續性穩定性。這既是尊重歷史,也是尊重自己,更是鄰里之間打交道的應有之道。
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多年來為實現半島無核化、建立半島永久和平機制作出了不懈努力,維持了半島的總體和平穩定局面。中國將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法新社記者:據白宮官員稱,本周四也就是明天,美國總統拜登將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中方對此次通話有何期待?
趙立堅:關于你提到的問題,我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路透社記者:接著剛才法新社的問題,中方是否知道美方稱明天習近平主席將和美國總統拜登通話?你能否確認中美兩國元首明天或后天要通話?大概在幾點?通過什么方式?是視頻會晤還是打電話?
趙立堅:我剛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關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湖北廣電記者:據報道,26日,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湯森表示,非洲安全環境復雜,中國和俄羅斯利用其外交、經濟和軍事手段大肆擴張在非投入和影響力,運用軟硬實力和投資,尋求新的伙伴關系。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我對美方官員的有關表態表示遺憾。美方官員固守冷戰思維、熱衷陣營對抗、沉迷于地緣政治算計,緊盯別國的一舉一動,把對非政策的出發點放在遏制其他國家在非洲的影響上。這種做法絲毫不具建設性。
非洲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盡管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等影響,非洲形勢面臨一些挑戰,但非洲的發展前景依然光明,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將不斷增強。中方一貫看好非洲的發展前景,支持非洲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力度不會下降。我們為非洲人民謀取更多福祉的初心不會改變。長期以來,中非保持傳統友好,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雙方全方位合作始終高水平發展,成果遍布政治、經濟、社會、安全等各個領域,數不勝數。這極大改善了非洲的發展條件,也為國際對非合作創造了良好環境,得到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目前,中非雙方正在加緊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加快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我相信,這將為中非共同戰勝疫情、攜手實現發展繁榮注入新的強大動能。
非洲是非洲人民的非洲。非洲有充足的智慧和判斷力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支持非洲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大對非關注和投入。只要對非洲發展有益的事,我們都持開放態度并大力支持。我們希望所有伙伴方秉持互利共贏精神,把資源、時間和精力用在支持非洲發展的迫切需要上,多做好事和實事,形成促進非洲和平與發展的有效合力。
塔斯社記者:據報道,美國國會共和黨參議員魯比歐提出了一項法案,對任何為從俄羅斯向中國運輸石油或液化天然氣的油輪提供保險或注冊的實體實施制裁。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你提到這個參議員一貫“逢中必反”,毫無政治操守可言。
中方一貫反對缺乏國際法依據的單邊非法制裁和“長臂管轄”。中國和俄羅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會受外界干擾。
巴通社記者:近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遭受暴雨災害,并收到一批新的來自中國的救援物資。你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注意到受季風影響,巴基斯坦俾路支等省遭遇多輪強降雨侵襲,引發洪澇災害。作為巴方患難與共的好朋友,中方急巴方之所急,第一時間向災區援助了一批糧食包、小型太陽能發電設備等人道主義物資,幫助當地民眾渡過難關。我們相信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夠戰勝洪災,早日重建家園。我們也愿繼續為當地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法新社記者:有美國官員表示,如果美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臺灣,美國軍方將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活動,包括部署戰斗機。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這幾天你恐怕沒來吧。我們已經多次表明堅決反對佩洛西眾議長訪臺的嚴正立場。如果美方一意孤行,挑戰中方底線,必將遭到堅決反制,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完全由美方承擔。
路透社記者:據CNN報道,長征五號火箭末級將在8月1日左右再入大氣層。中國政府是否掌握火箭末級殘骸將于何時何地著陸?如果掌握,中方會否及時向有關國家通報碎片墜落路徑的相關信息?
趙立堅: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燒蝕銷毀,這是國際通行做法。7月24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送入了預定軌道。中方一直密切跟進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的情況。
我想強調的是,中方一貫根據國際法和國際慣例開展和平利用外空活動。中方從航天工程研制階段開始,就融入了運載火箭和入軌衛星任務后的碎片減緩和離軌要求。據了解,該型火箭采用特殊的技術設計,絕大部分器件將在再入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空活動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極低。中方還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合作機制,通過再入物體聯測、數據信息交換、再入預測結果共享等方式開展國際合作。針對長征五號火箭末級,中方相關主管部門正密切跟蹤并將及時通過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網站通報情況。
彭博社記者:美國會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的共和黨成員發布調查報告稱,中方試圖在美聯儲內部建立線人網絡,美聯儲的員工收到了與中國人才招聘項目有關的合同,并被要求提供關于美國經濟、利率變化和政策的信息。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你提到的這份所謂報告是由少數共和黨議員惡意炮制的政治謊言,毫無事實依據。美方一些政客恐怕是得了“中國恐懼癥”“被迫害妄想癥”,而且看來病得還不輕。我們注意到,美聯儲方面已經就此致信有關議員,對該報告內容表達質疑和不滿。這充分說明了這份所謂報告的性質。
路透社記者:印尼總統佐科昨天表示,他邀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今年11月參加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請問習近平主席是否打算赴印尼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
趙立堅: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中方重視二十國集團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重要作用,全力支持印尼主持召開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我們愿同印尼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峰會取得圓滿成功。關于你提到的問題,如果有相關消息,我們會適時發布。
路透社記者:俄羅斯國防部稱,俄下月將舉行比較大型的軍事演習和訓練,屆時會有其他國家的軍隊參與。鑒于此前中國曾參與過在俄羅斯舉行的類似演習,請問這次中國會否參與?
趙立堅:你說的是關于國防方面的事情,我不了解有關具體情況。請你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