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碩):7月26日,“2022·北京人權論壇”在京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主題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攜手推動人權事業發展”。來自近70個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高級官員、專家學者和駐華使節代表等近200人出席論壇。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白瑪赤林在致辭中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14億多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進程受阻,各國應堅持命運與共、包容互鑒、平等對話、求同存異,凝聚人權發展共識,更好增進人民福祉,完善全球人權治理。發展人權是人類共同的事業,需要世界各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孟復表示,本次論壇主題契合了當今世界加強和改善全球人權治理這一全人類共同愿望。由于少數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國際人權秩序和善治根基面臨嚴峻挑戰。全球人權治理需要互商互鑒、共建共治、聚智聚力、同心同向,以全人類共同利益為依歸。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表示,合作應優先于競爭和對抗,這不僅是政治和發展的要求,也是人權發展的要求。習近平主席最近提出的有關全球發展和全球安全的兩項倡議,恰逢其時,深受歡迎。
利比里亞眾議長布法爾·錢伯斯從中國的各項援助、對他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事業的參與和支持、維和行動等方面,高度贊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解決全球人權問題作出的努力,認為中國是促進和維護全球人權的強大力量。
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認為,中國的人權理念注重實際效果,在消除絕對貧困、婦女權益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權等方面成果卓著,為改善世界人權狀況作出了巨大貢獻。
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第一副議長、國家人權中心主任阿克曼.卡爾馬托維奇·薩義多夫指出,不存在適用于所有國家的普遍發展模式,加強國際合作對于全面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只有在尊重人權、民主和法治的基礎上,才能迎來一個穩定、可持續發展與繁榮的世界。
北京人權論壇是于2008年創立的全球性人權論壇,今年是第十屆。論壇已成為國際人權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為推動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