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夏明勤)我省實力作家黃樸中篇小說集《丫丫的城》近日由太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著名作家賈平凹、劉醒龍、弋舟聯袂推薦。該書精選了作者近年發表于《鐘山》《芳草》等雜志的全新佳作,包括《鍍金時代》《搖搖擺擺》《一路狂奔》《丫丫的城》《被背叛的遺囑》五個張力十足的故事。
作者直面大時代背景下,那些小人物在命運的潮汐中,美好的向往、尊嚴的扭曲、靈魂的抗爭、自我的審判與救贖,在這一個個獨具個性的人身上,折射著時代的微光。其中,《鍍金時代》曾獲第五屆柳青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授獎詞稱“黃樸以接地氣的筆觸,探尋小人物的命運,包含了救贖、成長、重建與和解等生活命題。作品在善與惡的較量中張揚善的力量,試圖用小人物的命運遭際,呼應時代真善美的期待。小說賡續了陜西文學現實主義傳統,顯示出了文體自覺的追求。”《搖搖擺擺》敘述進城男女的心靈遭際,面對新奇陌生的都市,她的猶豫沉淪徘徊迷失,他的堅定清醒抗爭奮起,陷入生活的花海與泥淖,夫妻分離的道路重又并軌,在搖搖擺擺中步履鏗鏘而執著。《一路狂奔》宛如黑白與彩色交織的時代影像,人被狂飆的時代列車攜裹,在一個個目標的追逐與獲得中,最終自身裂變為社會的隱痛和暗疾。《丫丫的城》其實探求的是內心之“城”的尋覓與安放,此“城”象征著遠方與詩意,寄寓著身體與心靈的歸宿,因之,丫丫的成長與抗爭就具有了普遍性和典型性,成為諸多平凡少女追夢的代言與象征。《被背叛的遺囑》以多聲部與復調的手法,關注了一個世俗人眼中的成功者,他內心的碾壓與深淵,在懺悔中自省,在審判里質疑,眾聲喧嘩里,他的面目變得復雜而可疑,那一路顛簸造就的所謂輝煌,其實乃歷史的遺囑,只不過被講故事人做了重新的書寫。
茅盾文學獎得主、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推薦語稱,黃樸善于體察世相人心之幽微,以洞徹現實的亮光,撫慰靈與肉的疲累,從容內蓄卻勁力迸射,如星辰鋪于天幕,綠草浸染大野,境界闊大,氣象斑斕。茅盾文學獎得主、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推薦語評價,黃樸的寫作,獨異,豐富,幽邃,奇崛的想象喚醒語言的生命活力,細膩綿密的敘事映照暗潮洶涌的現實,隱痛與蒼涼,哀矜與尊嚴,泥淖與亮光,喧囂與孤獨,以深入現實肉身的探求,構筑了自己獨有的書寫腔調。魯迅文學獎得主、《延河》副主編弋舟推薦語稱,黃樸的小說讓人重溫“修辭立其誠”的古老訓喻,而對于日常生活懷有誠意的寫作,意義于今尤為重大,這事關黃樸自己的文學立場,也是對于巧言令色式寫作的反駁。
著名評論家、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鵬程評論黃樸的小說時指出,“黃樸有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感,他沒有排斥對社會時代意義的呈現,將叩問時代癥候的目光游弋在城市與鄉村之間,對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事件和人的精神狀況保持著高度的敏感,注重對個人命運、生活的靜觀,捕捉現代生活中閃爍恍惚的精神和意識,冷峻地給讀者描繪了一幅荒誕的時代鏡像,魔幻而又逼真地呈現了這個時代的病象。當代文學的母題始終縈繞著現代人的靈肉沖突、心理困惑和精神枷鎖等問題,黃樸的創作焦點便在于對這些母題從偏僻處不斷挖掘,用荒誕魔幻之筆將現實揭露得淋淋盡致。黃樸的創作在冷靜的言語敘述中張揚著犀利的諷刺,直面現實的骯臟與猥瑣,對人心的黑暗與焦慮不做居高臨下的審視,而是用理解、關照和悲憫關切著當代人的生存處境與精神困惑。”
黃樸,生于70年代,陜西省丹鳳縣人,副編審,陜西省人大報刊社總編輯。大量新聞作品獲中國人大新聞獎一等獎、陜西人大新聞獎一等獎、陜西新聞獎二等獎。在《鐘山》《當代》《中國作家》《江南》《青年文學》《山花》《天津文學》《滇池》《延河》等刊發表大量中短篇小說。出版有隨筆集《向著幸福前進》。曾獲陜西省年度文學獎、路遙青年文學獎、《陜西文學》優秀小說獎等獎項。魯迅文學院陜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學員,西北大學2017年作家班高研班學員。”陜西省百名文學藝術創作人才百人計劃成員”。 |
生活本真的文本呈現
來源:西安晚報 巴隴鋒
一如其人,作家黃樸的中短篇小說細膩、質樸、犀利,意味深遠而技法嫻熟,其書寫出的柳鎮人物的故事令人難忘,發人思索。
在小說集《丫丫的城》里,黃樸用五個不同的文本,標識了其故事高手的本色。他用深植于生活的當代城鄉故事,詮釋人性、人心,給社會塑像、為時代留影,每一個故事都扎扎實實,淬取生活的本真。
《鍍金時代》以記者探訪和自述的方式展開故事,在拾荒女和草根男戀情外衣包裝下,是小人物的生存、生活、欲望和社會規范、常倫之間的沖突,“鍍金”生活光鮮皮相之下的悖謬和荒誕,實實令人唏噓。作者的藝術膽略和處理敏感題材的精準拿捏,得以充分體現,該作斬獲第五屆柳青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搖搖擺擺》文題相切,描寫秦嶺山旮旯出來的柳鎮少女心麗跟隨新婚丈夫查一冰打工,卻在大都市遭遇了奇葩“老板”的虐心經歷,作者對城市生活細部的觀察、探視和思考,對城鄉沖突的展示,都具體而細微、深切細膩,客觀上提出了農民城市化艱難性和復雜性的問題。《一路狂奔》可歸為鄉土文學,故事錨定交叉地帶,文本也散發著人間草木味,但揭示的卻是一個鄉村干部的升官發跡史,曾經倔強、良善、純正的鄉間少年,經過千難萬苦,終于坐上局長的寶座,卻被發現,活成了親人和自己“最討厭的人”。一路奔忙卻丟了初心,毋寧說,這就是人人必須面對的不堪現實。《丫丫的城》講述17歲的柳鎮女孩兒丫丫,進城給表叔哄娃當保姆的故事。簡單的故事核包含著并不簡單的故事:終日想著法兒欺壓虐待她的花心女主人,與丫丫的親姐姐同名同姓,其實是當年冒名頂替姐姐上大學的仇人,而姐姐為此已發瘋十幾年;最終,迷戀城市的丫丫讓自己懷上了城中村青年柱子的孩子,從而嫁到城市,而女主人則面臨法律制裁。《被背叛的遺囑》是中國版羅生門和現代版狂人的寫法,圍繞大學畢業后事業愛情風生水起的張石磊,熟悉他的人,人人都有自己版本的“張石磊傳”,而他的發小、同學、同事張學有的說法,更將張石磊弄得面目全非。那么,張石磊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誰人知曉?文本雖有借鑒,但創造性和完成度,許是書中的壓卷之作。
集子中的作品,在語言、敘事、視角、結構、風格、審美等方面也各具面目,臻于成熟。黃樸的語言不事雕琢,多用比喻,如“身后的嘶鳴如漫天飛舞的落葉”(見《鍍金時代》),運用通感和比喻,精細地將環境和心理刻畫出來;又如“兩個人背對著像兩個充滿疑問的問號”(見《搖搖擺擺》),活化了小兩口晚上鬧矛盾冷戰、彼此內心充滿疑惑的一幕,又具有雙關意味。其故事具有獨創性,能苦心建構巧妙復雜的故事內核,并且把懸念一直保留到最后一刻。俄國作家契訶夫說:如果第一幕墻上有把槍,第三幕一定要響。黃樸懂得“契訶夫之槍”的妙處,深諳故事三昧。細節是情節推進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黃樸小說的細節也很好。《丫丫的城》里,“大夫草草看了一下,就開了處方……等了幾個小時,就看了幾秒鐘,孩子到底啥原因咳嗽?”就將就醫司空見慣的一幕精準再現,從內到外寫活了所有人。后面,丫丫告別畢業離開出租屋的大學生時,硬給他塞了500元,而對方從始到終反復叮囑她“一定要學知識”。這個細節溫暖感人,催人奮進。
《被背叛的遺囑》具有象征主義和先鋒派風格,結構完備,有前言和后記,中間七章采用“采訪筆錄”直陳,雖是第一人稱,但居于支配地位的是第三人稱敘事,便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營造多義、繁復、復調的意蘊。審美上,黃樸的小說大雅大俗,狗血情節更是尋常,但都處理得較恰切,看不到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