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歐美同學會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高校留學人員校長、院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來自全國12所高等院校的留學人員校長、院長齊聚線上,以“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積極做貢獻”為主題,暢談學習心得體會。座談會由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主持。
座談會上,重慶歐美同學會副會長、西南大學黨委常委兼副校長王進軍,廣東歐美同學會副會長、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鄧詣群,安徽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朱國萍,江西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潛,中國科學院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常委兼副校長杜江峰,安徽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合肥市歐美同學會會長、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院長李早,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吳冠軍,河南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小安,湖北歐美同學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兼副校長陳建國,黑龍江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助理范峰,黑龍江省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趙煒明,北京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龔六堂先后發言,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內涵,交流分享作為高校管理者在立德樹人、講好中國故事方面進行的積極探索和工作感悟。
會議認為,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大學辦學方向,始終用黨的創新理論培根育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聚焦“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努力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一流人才,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會議認為,高校要承擔好講好中國故事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厚植青年大學生的愛國之情,砥礪青年大學生的報國之志,在課程教學中融入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大學生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找到中外交流交往的利益交匯點、話語共同點、情感共鳴點,尤其在經濟、科技、文教等領域通過人才與學術交流講好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故事,做到“中國話語、國際表達”。
會議指出,新時代新征程賦予歐美同學會新職責新使命。作為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光榮團體,歐美同學會要不斷強化組織引領,賡續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團結帶領廣大留學人員胸懷“國之大者”,切實增強留學報國的責任感、使命感,把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轉化為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自覺行動。要積極推進平臺載體建設,為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創造、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天地,積極發揮示范效應,深入宣傳推介留學人員優秀事跡,引導廣大留學人員勇做銳意創新的模范,著力在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上創佳績,尤其在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方面展現新作為。要發揮留學人員融通中外、聯系廣泛的優勢,加強內引外聯,架起中外民間交流的橋梁,為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會議強調,廣大高校留學人員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深刻內涵,把“報效國家、服務人民”作為自覺追求,在奮斗方向上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做聽黨話、跟黨走的先鋒;在奮斗目標上要心懷“國之大者”,始終在中心和大局上找到工作的著眼點、發力點,做堪當大任、能做大事的表率;在奮斗姿態上要始終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主動擔當作為,做留學報國精神的傳承者和實踐者,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上書寫留學報國的美好華章。
會議要求,高校留學人員要積極主動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和優勢,創佳績、做表率。一是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立場,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向程開甲、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及黃大年等時代楷模學習,在教育戰線上以實際的作為和光輝的業績踐行留學報國之志,譜寫留學歸國學者為黨和國家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精彩篇章。二是當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間大使,向世界講好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奮斗的故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的故事,講好國外民眾關心關注、我們自己所見所聞的鮮活的生活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三是歐美同學會高校組織要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契機,用回信精神進一步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推動新時代留學人員工作高質量發展再接再厲,高質量落實好建設“留學報國人才庫、建言獻策智囊團、民間外交生力軍”的光榮職責和使命,把更多高校留學人員吸引到組織中來,為他們在留學人員之家這個大舞臺上發光發熱、大展宏圖貢獻力量。
來源 :《留學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