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領域延伸 向智力型轉變
本報訊(記者康勁)短短10天鉆井進尺深度一舉突破2萬米,累計鉆井深度突破13萬米,投產油井70口,投產水井17口,日產油能力達到203噸——這組來自長慶油田采油十一廠合118-47井場的“新紀錄”,是長慶油田“崗位建功十四五,油氣跨越6800”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火熱開局的一個縮影。
長慶油田作為中國石油的主力生產單位,近10年累計探明油氣儲量占全國的1/3,年均凈增油氣產量當量300萬噸。2020年和2021年油氣產量屢攀石油工業新高峰,連續邁上6041萬噸、6243萬噸兩大臺階,成為中國第一特大型油氣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壓艙石”。
邁入“十四五”,長慶油田瞄準了更高、更強的新目標。4月25日,經全國總工會批準,甘肅省總工會、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中石油集團公司在長慶油田共同啟動“崗位建功十四五,油氣跨越6800”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
甘肅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包俊宗表示,這項競賽肩負著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的使命,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高質量建成西部大慶,具有重要意義。要在競賽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推動長慶油田踏上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基業長青百年長慶的新征程。
競賽開展以來,一系列長慶紀錄、長慶速度頻頻刷新。長慶油田各生產單位按照“創特色、創亮點、創一流”的要求,不斷賦予勞動競賽新的活力,廣泛開展技術攻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鼓勵職工參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向新領域、新對象拓展延伸,推動競賽由體能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
長慶采油二廠作為隴東千萬噸油氣生產基地建設和長慶油田增儲上產的排頭兵,在競賽中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引領,持續開展多工種、多層次、多渠道的技能比武和崗位練兵活動,暢通產業工人成長路徑,打造“一崗多能”“一人多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采油二廠廠長、黨委副書記朱廣社告訴記者,在競賽中通過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整體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如期建成本質安全型采油廠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示范企業。
競賽也激發著川慶鉆探長慶鉆井總公司、西北管道有限公司、長城鉆探和渤海鉆探等參建企業的積極性。川慶鉆探工程公司長慶鉆井總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呂鳳軍表示,川慶鉆探共舉“競賽”一面旗,同唱“跨越”一首歌,確保到2025年底圓滿完成油氣產量、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三大目標。
康勁
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