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接待群眾上訪時,兩名新鄉市電影公司職工代表反映,一個開發商在20年前把公司所在土地開發以后,至今沒有兌現合同承諾,導致職工權益無從保證。”4月27日,河南省新鄉市市長魏建平對記者說,“針對這個事件,我立即安排公安等部門立案審查,盡快給職工一個交代,最大限度保障職工利益。同時舉一反三,對所有不履行合同、不兌現承諾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嚴懲,要迅速在全市形成誠信至上的氛圍,讓誠信成為每個單位、每個人的行動自覺。”
近10年來,進達花園業主丁女士心里總是不踏實。“從青年等到中年,孩子從幼兒園都上到了高中,房產證還沒有拿到手。”丁女士說,她是2013年左右入住進達花園的,當時購房的手續齊全,所需費用也已全部繳納,但至今無法辦理房產證。
據介紹,周邊小區房價已在萬元左右,而進達花園五六千元都鮮有人問津。10多年來,從當時的重點民生工程到成為問題樓盤,進達花園的問題不僅讓業主煩惱,也為政府誠信蒙上陰影。
利用政策窗口期,新鄉市針對房地產行業辦理登記出臺了容缺辦理政策,針對配套設施不完善督促相關部門改進。對于爛尾樓盤,則利用國有平臺公司或第三方與開發企業開展合作、轉讓、融資等方式,分門別類解決問題。
如今,以進達花園為例,紅旗區政府已先行墊資30萬元用于房屋質量安全鑒定,墊資近600萬元用于消防安全整改,業主們拿到不動產登記證指日可待。
除了進達花園,東方國際和牧野花園部分業主無法辦理房產證、豫飛盛世城邦延期交房、匯金城停工爛尾等多個問題樓盤都已得到化解或正在化解。截至目前,新鄉市列入省臺賬的33個問題樓盤,已化解26個,化解率78.79%。
除了解決問題樓盤,還有打通“斷頭路”、提升教育質量、改善政務環境等多個方面。去年12月,新鄉市一舉打通新八街、豐華街、中原路等7條“斷頭路”;自2019年9月開始,新鄉市全面開展中小學延時服務,最大限度解決了家長們的“接娃焦慮”;自去年10月起,市政務服務大廳推出周日開放服務,100多項民生事項實現隨時辦。
正是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解決,一次次政務環境的改善,提升了群眾幸福感,夯實著政府誠信基石。
實踐證明,政務越透明,信用程度就越高。近年來,隨著政務誠信建設不斷推進,新鄉市各項政務更加透明,其中上線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系統,就是在推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中,為政府信用建設做的有益嘗試。
在電腦或手機終端,進入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系統,全市5845個項目信息一應俱全,點開其中一個項目,可以詳細看到項目信息、相關手續辦理狀態等。隨著不斷完善,系統正在陸續綁定終端攝像功能,坐在辦公室就能直接看到項目現場施工情況。
據介紹,通過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系統了解項目進度,就像打開手機App查找公交運行,離你還有多遠,一清二楚。該系統在提升審批效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將項目建設流程置于監督之下,沒有了暗箱操作,極大提升了政府信用。
不僅如此,在社會信用系統建設中,新鄉市的“12345”監管系統、不動產全程網辦系統、一碼惠企等系統也在逐步上線中。
以一碼惠企為例,有關部門到企業檢查要提前申請并在入企時掃碼。屆時,何人何時去企業檢查,檢查出的問題及處罰結果,都將置于監督之下,企業的誠信經營和政府的公正執法,將實現更加良性的互動。
“誠信是為政之法,誠信關系民心向背。講誠信,踐誠信,絕不是學在紙上,而是要將誠信精神化為行動自覺。”魏建平說,我們相信,在新鄉干群的努力推動下,“誠信新鄉”的名片一定會越擦越亮,成為新鄉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金字招牌”、最美風景。
(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翟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