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正青春】“90后”大學生在數字經濟大潮中“破浪前行”
央廣網哈爾濱5月4日消息(記者馬俊瑋)瘦高的身材、清秀的面龐、甜美的笑容……初見張雪瑩,很難想象這位“90后”女生早在8年前就已經是科技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了。
“我希望創業不僅僅是實現經濟價值,還有社會價值。”張雪瑩說。
張雪瑩(右)與同事交流探討(央廣網發 受訪者本人供圖)
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張雪瑩,機緣巧合參加了全國計算機視覺峰會。也是那時,她接觸到了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算法等國內領先的技術。
“我當時就覺得好像看到了未來世界,并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萌生了創業想法。”張雪瑩回憶道。
2014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通過老師的舉薦,張雪瑩和團隊報名參加了“哈爾濱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對張雪瑩來說,這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考驗,更是她開啟創業之路的重要一步。
“當時我還在讀大學,非常重視那次比賽,面對臺下的觀眾、評委和一些投資人,我非常緊張,但更多的還是想盡可能的把我們的項目,和團隊實力展現出來。”回想起第一次參加創業比賽的情形,張雪瑩歷歷在目。
這次創業大賽,張雪瑩帶領的團隊奪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項目還被推薦評選為“哈爾濱市大學生重點創業項目”,得到5萬元的項目獎金,這也讓張雪瑩更加堅定地走上了創業這條路。
參加創業比賽的張雪瑩(央廣網發 受訪者本人供圖)
2014年,哈爾濱越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張雪瑩將公司定位在AR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的研發上。此后,張雪瑩多次參加創業比賽,不但提高了企業知名度,提升個人能力,同時也通過參加比賽,得到很多專家、評委的意見,讓項目得到更好的打磨,讓團隊對項目有更深的思考。
2017年,哈爾濱越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從10余家上市公司及行業公司中脫穎而出,承接了新東方集團打造AR飛行體驗館的項目。項目要求在18天內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時間緊任務重。
“當時項目面臨很多困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張雪瑩回憶說,在項目中期,團隊遇到了一個圖形學行業沒有突破的技術難點,導致整個項目進度緩慢,當時還剩10天的工期,團隊所有人都非常著急。
雖然面臨技術難題,但張雪瑩提出的“客戶大于利潤”的想法得到團隊的認同。隨后,她聯系到了圖形學領域專家,為技術的攻克帶來了希望。
“那個時候我們每個人每天工作將近20小時,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能如期交工,好在最后我們團隊保證了項目高質量交付。”張雪瑩笑著說,雖然那時沒白沒黑的加班讓人很累,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特別值。
2019年,哈爾濱星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公司在數字孿生與數字藝術,數字交互領域已有深入的技術積累。作為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張雪瑩介紹,近年來,黑龍江重點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產品制造產業鏈,增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比重,自己和團隊也將乘著政策的“東風”,在智慧園區,智慧工業,智慧文旅等場景深化構建數字孿生可視化平臺,助力黑龍江省數字化轉型升級。
張雪瑩參與創業創新大賽并獲獎(央廣網發 受訪者本人供圖)
8年來,張雪瑩已累積帶動了1000余名大學生創業就業,共舉辦12場創業公益論壇,為帶動龍江創新創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身我就是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創業不僅僅是實現經濟價值,還有社會價值,我希望可以帶動更多的學弟學妹創業就業。”張雪瑩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