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切關心青年成長,多次強調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讓黨和國家事業薪火相傳。外交部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鼓勵外交青年到吃勁崗位、重大外交任務、艱苦地區經受磨煉,增長才干。今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烏安全形勢急劇惡化,我在烏同胞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外交部黨委周密部署,指導駐外使領館快速組織撤離,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炮火紛飛的艱難環境下短短幾天內安全撤出數千名同胞。在這次重大任務中,駐外使領館涌現出一批沖鋒在前、敢打敢拼、無畏犧牲、勇于擔當的青年外交官,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外交青年的使命和擔當,生動體現了外交戰線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
“戰地玫瑰”李琳:柔肩勇擔重任 堅守為民情懷
沖突爆發后,我駐烏使館緊急轉移至地下室工作和生活。這里空間狹小、墻體單薄,冷風習習。基輔街頭槍炮聲此起彼伏,防空警報不絕于耳。使館領僑處主任李琳巾幗不讓須眉,沖鋒在前。
自2月28日起,烏俄在烏東部城市哈爾科夫郊外發生激戰。被困市區的180余名留學生牽動著國內親人的心弦,黨中央十分關心。將學生快速安全撤離是使館面臨的最迫切任務。考慮到城外安全形勢嚴峻,使館安排大家暫留學校等待時機。此時李琳已在使館地下室工作近一周了,每天睡眠不足兩小時的她一直密切關注著哈市形勢發展。戰火逐步蔓延至哈爾科夫市內,盡快撤離迫在眉睫!
此時兩軍激戰正酣,所有出城公路均已被毀,唯一的逃生路線就是搭乘火車離哈。協調烏俄雙方提供安全撤離通道和專列等運輸工具是唯一選擇,李琳立即將有關情況上報。具備撤離條件后,李琳和同事們迅速行動,安排我留學生乘專列撤離。180余名留學生分散在市內12所學校,需要協調車輛集中前往火車站。她多方尋求租車方案,經過無數次溝通協調,最終找到了可以集中安排學生去火車站的大巴車。撤離期間,李琳幾乎48小時沒有合眼,同交火雙方時刻保持聯系,實時向雙方通報我學生位置,確保我學生在撤離期間不被誤傷。
學生們年紀普遍較小,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緊張局勢,不少人感到害怕,不知道該怎么辦。作為7歲孩子的媽媽,李琳深深地理解這些孩子們的無助與恐慌。在溝通協調的同時,她承擔起“知心姐姐”的角色,通過電話仔細詢問情況、安撫情緒。電話信號不暢,她來來回回不停地出入地下室,每小時了解一次他們的行蹤,確認學生安危。
國內的家人始終牽掛著李琳的安危。難得聯系上,李琳簡單報個平安,便匆匆掛了電話。她總說:“實在太忙了,你們多多理解,我的電話還得留給有需要的學生們?!崩盍盏暮⒆庸郧啥隆K恼煞蛞彩且幻h員,在關鍵時刻給予她堅定的支持。他說:“你是領僑處主任,更是黨員,你不上誰上?家里有我,你放心!”
3月3日,在李琳和使館同事們的努力下,滯留哈爾科夫的學生全部安全撤離。隨后,他們又馬不停蹄投入到營救蘇梅被困學生的工作之中。成功撤離的同學們激動地揮動著五星紅旗,深情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熱愛。3月8日,隨著最后一批學生安全撤離,李琳在戰斗一線迎來了自己的生日。她的身上集中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女外交官“剛柔并濟”的品質,被大家譽為“戰地玫瑰”。截至目前,她仍在一線堅守崗位,是其中唯一的女外交官。
“鐵血硬漢”王琦:牢記初心使命 無畏直面槍炮
烏南部城市敖德薩距鄰國摩爾多瓦邊境口岸僅50多公里,是我僑胞陸路撤離的主要通道之一。根據工作安排,護送僑胞出境的重任落在了駐敖德薩總領館領僑處主任王琦的肩頭。
此時的敖德薩并不太平。有的街區出現疑似布雷,部分主干道已被封鎖,刺耳的防空警報不時響起。如何能夠保證撤離人員安全抵達邊境口岸成為擺在總領館面前的一道難題。在國內努力下,俄烏雙方同意留出撤離安全通道。根據總領館安排,王琦冒著空襲危險,緊急前往警察總局,請求為我撤僑車隊提供必要保護,并最終爭取到特警全程護衛。
2月28日,王琦和同事們帶領我20多輛撤僑車隊浩浩蕩蕩出發了。路上總體安全,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敖德薩通往摩爾多瓦的邊境口岸早已被難民圍得水泄不通,車輛長龍蜿蜒20多公里,通關時間預計要50多個小時。一旦我車隊陷入人潮,勢必進退兩難,各種潛在風險驟然增加。時不可待!王琦當即協調警方作出特殊安排,車隊改走逆向車道駛向口岸。逆行也不容易。林立的關卡和荷槍實彈的民兵,多次攔下我撤僑車隊盤問。面對隨時可能不知從何方飛來的子彈,王琦和同事們不顧個人安危,耐心解釋、努力周旋,攻克一個個關卡,最終僅用兩個多小時就將僑胞安全送至口岸,率先鑿出了一條自烏撤僑的生命通道。
此后,王琦繼續發揮“鐵血硬漢”的作戰精神,多次深入火線,先后組織5批次戰地撤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外交青年的初心使命。
“拼命三郎”姜明政:靠得住頂得上 小館完成“不可能”
摩爾多瓦同烏克蘭西南部接壤,是此次撤僑最主要的通道。我駐摩使館只有幾名俄語干部,當地中資企業和僑胞很少,鮮有可借用的外界力量,承接數千名僑胞的中轉工作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同胞的生命面前,必須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我駐摩使館政治處主任姜明政義不容辭地接過這項任務。姜明政平時素以工作拼命為人稱道,這次撤僑任務中更是如此。2月28日凌晨4點,已經連續多日熬夜制定撤僑預案的姜明政啟程,驅車300多公里緊急趕往摩南部邊境口岸,準備迎接同胞入關。
天剛蒙蒙亮時,姜明政抵達口岸?,F場的情況遠比預想的糟糕。入境手續辦理異常緩慢,大批中國公民遲滯在口岸另一側。每多耽擱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他當即行動,研究解決方案。經過幾輪溝通,他想辦法與摩邊境主管官員取得聯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對方從首都親自趕到口岸現場協調,優先安排我僑胞快速通關。
為全力協調我僑民順利通關,姜明政幾乎一連幾天不眠不休現場值守,一個人承擔幾個人的工作。這期間,部分僑胞因排隊過久情緒焦躁,現場一度出現混亂。姜明政此刻聲音已經沙啞,他竭力喊道:“請大家放心,每個在場的中國人都會通關!只要你們還有一個人沒走,我就不會走!”這句近乎破了音的話如同定心丸,讓大家迅速平靜下來。事后,摩爾多瓦官員問姜明政用什么“魔力”控制住場面,姜明政答道:“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信譽!”
95后“姐姐”付云舒:青春砥礪品格 信念忠誠向黨
駐斯洛伐克使館職員付云舒參加工作不久,赴館還不滿一年。1996年出生的她平時工作認真,文文靜靜。面對突如其來的撤僑任務,看似柔弱的她敢打敢拼、毫無懼色。作為領事部工作人員,她冒著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前往機場安排撤離學生轉運。
面對300多名留學生,付云舒盡力安撫大家的情緒并協助登機,一一添加微信,做好每個人的后續跟蹤。一名學生出發前丟了護照,她立即返回使館,為這名學生辦理了證件,幫助他順利登機回國。因為總是貼心地為學生們協調解決各種“疑難雜癥”,有人喊她“付姐姐”,并迅速在學生中傳開,甚至不少比她年長的留學生也這么稱呼她。
“付姐姐”一度三天三夜沒有合眼,雙目紅腫仍不下火線,體重驟降了10多斤。在等待當天最后一批入境學生消息時,她抽空發了一條朋友圈。“25歲這年,我是駐斯洛伐克使館的一名外交官,親歷烏克蘭撤僑行動。我很榮幸也很驕傲能和使館的兄弟姐妹、僑界的志愿者朋友們并肩作戰,完成祖國交給我們的任務……何其有幸生于華夏,祖國會保護每一個海外同胞的生命安全”,朋友圈的末尾,她還不忘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表示“我隨時都在”。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付云舒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崇高的信念。到館后不久,她就提交了入黨申請。在這次撤僑行動中,她用忠誠和擔當再次向組織交上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青春向黨,強國有我。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并不太平,但很幸運我們有一個和平強大的祖國。廣大外交青年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青春力量,貢獻青春智慧。
(外交部供稿)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5月0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