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鄉村振興、積極科技創新……來看青年創業觀察→
在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到來之際,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青年的白皮書《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發布,白皮書從創業者的基礎特征、創業資金、面臨困難等五個方面,勾勒出中國創業青年群像。
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大舞臺”
在湖南大學校園內,由數個移動視頻設備組成的網絡系統正在實時監測路口人群來往情況,記錄路況信息。這是長沙一家科技公司創始人田野和他的團隊最新研發的5G可移動視頻守衛系統首次在實地進行運營試用。
湖南長沙某科技公司創始人 田野:它可以自帶鋰電池,利用5G網絡去連接公網,這樣就可以把臨時的現場的圖像存下來,并且傳到云端去。對于后期的人員追溯,包括加入一些AI的算法,都是很有價值的。
田野的老家在陜西農村,爸爸媽媽種了一輩子地。小時候,他就夢想著設計一套系統,讓父母可以足不出戶管理大片農田,不受風吹日曬。
湖南長沙某科技公司創始人 田野:能否它直接去代替掉人去作業,它自己可以智能無人地去完成這樣的耕種作業,從而大大減低人的勞動支出。
有了這樣的想法后,當時還在湖南大學讀研究生的田野選擇邊學習邊創業,本來以為只要有技術,一切都很簡單。他和伙伴們耗時兩年多時間,完成了第一個項目“純電動智能拖拉機”的設計定型,力圖實現耕種的無人操作和遠程管理。可是,一款產品從設計到推向市場并獲得認可,資金、渠道、平臺都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湖南長沙某科技公司創始人 田野:當時我們只想著去用我們自己團隊所掌握的技術,根據我們所制定的農業作業環節全部實現智能化、無人化的目標,去做一款產品,欠缺了市場因素的考慮和一些成本因素的考慮。
由于設備的量產成本過高,田野和他團隊的第一個項目無奈最終以失敗告終。正在這時,長沙市岳麓山大學科技城主動作為,在詳細了解項目情況及未來前景后,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決了資金及辦公場地等急切問題。現在,田野滿懷希望地開啟了二次創業。
近幾年,長沙先后推出《長沙市鄉村振興產業人才隊伍建設若干措施》及13條配套措施,政策提出對優秀農業創業項目每年給予最高100萬扶持資金。目前,長沙培養現代農業領軍人才2000余人,新型職業農民近5萬人,通過每年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解決青年創新創業融資難問題,將長沙打造成人才向往的創新創業之都。
隨著山東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新農人”選擇返鄉創業,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淘金。幾年前,武政從上海回到沂蒙革命老區,探索用電商的方式銷售老區特產——黃桃罐頭。為了扶持武政成功創業,當地為他提供了8萬塊錢返鄉創業資金,還讓他免費參加了電商培訓班,學習更多電商運營經驗。去年,武政的公司網上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
山東某營銷管理公司負責人 武政:現在國家也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平臺扶持,讓我們年輕人創業沒有后顧之憂。
截至目前,山東省市縣三級普遍建立了好青年聯盟,累計發放“鄉村好青年貸”31.5億元,助力產業升級的同時,帶動一大批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大舞臺。
在科技創新中展現才華 服務社會
白皮書指出,在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科技應用服務業等以創新創意為關鍵競爭力的行業中,青年占比均超過50%,一大批由青年領銜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噴涌而出。
金屬腐蝕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產生嚴重的安全隱患,是一個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提高金屬耐腐蝕性,涂裝預處理層至關重要。但以往,這項技術主要掌握在德國和日本等國家手中。由山東大學博士生赫威和團隊研發的“螯合化成膜技術”,利用從植物中萃取的新材料進行金屬預處理,不僅綠色環保,還一躍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
山東大學2021級博士研究生 赫威:有國外公司想購買斷我們知識產權,老師說賣了之后我們確實是不能再做了,我們前面的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就換成一筆錢就完了,我們可以自己去嘗試做一做。
意識到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學校師生決定自主創業。從課堂到創業實踐,從試驗室到工廠,企業管理、營銷模式經驗等對團隊來說十分欠缺。針對青年人的創業痛點,山東連續十年舉辦山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覆蓋帶動青年就業創業達20余萬人。通過參加“挑戰杯”“互聯網+”等系列創新創業賽事,多領域的專家、融資機構對項目進行論證、洽談,赫威和團隊公司的商業運營模式不斷得到完善,現在,公司生產的產品和工藝成功應用于國內汽車、家電、軌道交通等各領域企業。舉辦各類創業大賽的同時,山東還成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青創齊魯投資基金,為具有潛質的青創企業提供項目路演、股權投資、業務指導等多元服務。
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 盛夏:我們這些措施都是在前期經過了大量的調研,根據青年創業的這種痛點來制定的,所以這種效果還是非常好,也真正得到了創業青年和創業大學生的歡迎。
為創業青年打造“圓夢之都”
通過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強化金融支持等方式,成都正在為創業青年打造“圓夢之都”。
在成都市高新西區的一家創新科技有限公司,CEO黃山正和員工一起測試公司的新產品。2021年,公司開始涉足無人配送領域,這款正在測試的產品,就是今年要推出的全自主遞送服務機器人。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 黃山:目前的話,我們相當于已經把室內外熱切換的定位導航系統和室內外一體的地形適應的機型已經完成研發了,下個階段我們主要就是整機輸出。今年的話,我們計劃要將機器人的落地數量擴展到3000臺以上,落地到全國1000個以上的寫字樓宇。
正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的黃山,曾經率領學校的機器人隊多次奪得國內外機器人大賽的最高獎項。經過5年的發展,黃山的公司已經成為一家擁有350項技術專利,上百項技術秘密的高新技術企業,旗下機器人銷往全國21個省份,30多座城市,服務了3000萬以上的消費者,是移動零售領域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企業。黃山說,這一切離不開成都對青年創新創業的支持。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 黃山:第一是人才上面的支持,有專門針對人工智能類的,機器人類的企業,定向地為我們輸送人才,包括建立跟高校合作的通暢的渠道;第二,很重要的也是資金上面的支持;第三就是應用場景支持,在這個部分成都是非常開放和主動的。
一對一的扶持之外,成都還聯合多部門成立各種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為創業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務。2013年成立的成都創業學院,依托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從場地到導師的“一站式”服務。李金龍是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2020年,從部隊退伍回到學校的他和同學一起創辦了一家研發彌霧機的公司。成都創業學院不但為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創業場地,還積極幫他們申請各種資金和政策的支持。2021年3月,李金龍團隊研發的第三代智能化非脈沖彌霧機正式面世,當年年底就實現銷售額107萬。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 李金龍:成都創業學院也是在外面請了一些技術上的專家,以及公司運營方面的專家,來給我們進行指導,然后在我們公司研發出產品之后,成都創業學院也是積極為我們對接產品代加工的公司。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成都創業學院項目孵化中心主任 鄭應松:(成都創業學院)成立至今,每年平均孵化30個左右的大學生創業企業,大約產值超過2.5個億左右。目前,已經成功孵化了6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還有1家成都市的“瞪羚企業”。
共青團成都市委青年發展部部長 顏明:不斷完善我們一站式服務平臺供需對接的功能,不斷地開發我們債權、天使輪、股權等方面的一些金融服務的產品,徹底解決我們青年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共青團中央:創業資金等是主要困難
共青團中央發布的《中國青年創業發展報告2021》指出,相較于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國創業水平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等創業主體受到沖擊更加明顯。調研數據顯示,創業資金、社會資源和知識儲備是青年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加大創業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力度和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是超六成青年創業者的主要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