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農民幸福生活(新時代新作為)
吃過早飯,湖北浠水縣小金山村村民李煥春騎上電動車,沿著平整的村道到公司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掙錢顧家兩不誤,家門口就業真不錯!”
2021年3月,李煥春所在的湖北山蛋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張,每天出產雞蛋50多萬只,銷往武漢、深圳等地。“出村道、上鄉道、走縣道、連高速,運送飼料和雞蛋一路暢通,時間快、損耗小。”小金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張衛春感慨,交通改善是吸引企業投資、群眾增收致富的關鍵所在。
修通一條公路,便利一方百姓,帶起一片產業。近年來,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構建“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2020年5月,小金山村所在的洗馬鎮建成“第二通道”洗桃線,解決了沿途11個行政村村民出行難題,還吸引一批能人回鄉創業。蓮花心村創辦生態園、熊山村建起鞋廠、堰橋村打造油茶基地,洗馬鎮如今“村村有企業、人人能就業”。
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加大對貧困地區交通投入,讓貧困地區因路而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建設“四好農村路”,新改建農村公路252萬公里,解決了1040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新增5萬多個建制村通客車。一條條“四好農村路”成為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現代化路,讓農業更繁榮、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富足。
路通了,特色產品更暢銷。“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前來采購的商販越來越多,牛肉牛奶不愁賣,大家的腰包鼓了起來。”青海久治縣沙科村村民加柏說。
路通了,鄉村旅游更興旺。河北涉縣用千里鄉村路串起300多處文化景點,擦亮了清漳畫廊等旅游名片,吸引外地游客慕名而來。
路通了,農民出行更便捷。在江西貴溪市黃梅村,專線班車駛入公交站,村民許新長拎著一大袋農產品上了車,準備進城售賣,“家門口上公交,40分鐘能進城,太方便了!”
本報記者 劉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