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5月1日電 題:“大國重器”在這里鑄造——“五一”假期走進央企生產一線
新華社記者強勇、朱悅
在東北地區,分布著一批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國重器”企業,它們在我國工業發展史上創造了一項項“第一”,這背后,是它們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是幾代優秀產業工人的奉獻接力。“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記者走進火熱的生產一線。
哈電集團是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的搖籃。5月1日,記者經過測量體溫、實名登記、查看核酸結果,進入到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水電分廠。
在水電分廠大件工段,記者見到了52歲的車工班班長胡宇。他戴著口罩,在經過消殺處理的工位上熟練操控著10米立車,對重達幾十噸的半成品件進行切削、挖孔和塑形。
“今年我們沒有因新冠肺炎疫情停產。”在轟鳴的機器聲中,胡宇大聲地對記者說。他們剛完成白鶴灘水電站機組的轉輪加工任務,現在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抽水蓄能電站的生產中。
“抓防疫,保生產,這是艱難的考驗。”哈電集團電機公司生產部經理王洪錦說。今年疫情以來,公司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篩查、閉環管理和應急保障等一整套方案,對員工科學防護、保證安全生產落細落實。截至目前,公司在崗人數4000多人,出勤率95%以上。
一季度,哈電集團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運行,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工業總產值增長26.4%,正式合同簽約額增長88.7%,交出了一份穩健的開局答卷。
在疫情期間,這些“大國重器”企業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需求,扛起央企擔當,保障重點工程和項目正常運轉、產品按期交付。
鑄錠、軋制、剪切、淬火、拉伸、退火……雖是“五一”假期,但中鋁集團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中厚板廠內,仍然是緊張忙碌的生產場景。這里生產的高端鋁合金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領域,其中國產大飛機的機翼板材打破了國外封鎖,使國際市場同類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東輕公司被譽為“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在航天長征、神舟、嫦娥、天宮系列等國家重點工程中,獨家生產了1000多個規格的產品。
疫情以來,東輕1200余名職工為保障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用鋁材料,駐廠生產。中厚板廠廠長閆春寶說,4月下旬接到駐廠通知后,他立刻聯系到中厚板廠的員工,大家快速安頓好家里事情后,拎著行李返回廠區,全力保障生產正常運轉。
千余人以廠為家,奉獻在生產一線。“他們是公司不斷發展的重要根基。”東輕公司黨委副書記萬時云說。
今年一季度,東輕實現高端合金產品產量同比增長21.4%,經營性利潤增長252%。
頂住疫情壓力,黑土地上的工廠車間里,機器轟鳴聲依舊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