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南繁科技創新助推種業振興見聞記

2022-04-27 16:07: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海口4月27日電 題:“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南繁科技創新助推種業振興見聞記

  新華社記者柳昌林、羅江、于文靜、張志龍

  三亞市天涯區,中國種子集團南繁育種基地稻浪滾滾。“3,2,1……”隨著倒計時結束,該集團水稻測評總監周華開啟直播首秀。

  23日,157個水稻優質品種觀摩會原本要在基地舉辦。疫情導致客戶無法到場,周華改為在線上“云推介”。

  春夏之交,南繁育種基地一片火熱繁忙。“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科技工作者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攻關。

  南繁熱土成為創新“策源地”

  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里,3500多臺科研設備有序擺放。18個院士團隊正圍繞育種科研前沿領域攻關:株高為野生型水稻四分之一的“小薇”水稻,可在實驗室大規模種植、篩選;基因編輯技術改良的“高VC生菜”,維生素含量可媲美狝猴桃……

  成立近一年,實驗室協同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19家聯席成員單位,聚集約800名科研人員開展種業創新研究。“定位‘南繁硅谷’的硬核支撐,實驗室致力成為國家種業的戰略科技力量。”該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維才說。

  依托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海南三亞等地成為育種家的福地。全國已育成農作物新品種中,70%以上經過南繁基地培育。但過去實驗設備設施缺乏,“科研候鳥”背著育種材料南北輾轉;各單位“關起門育種”是常態,科研資源難以“攥指成拳”。

  塔吊林立,車水馬龍。如今,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項目施工正酣。中國農科院南繁研究院院長彭軍介紹,該設施將揭示作物基因和性狀的關聯,大幅提升種質資源鑒定、利用效率。

  2019年,崖州灣科技城啟動建設。一片荒蕪中矗立起一座現代化新城,實驗室、公寓等不斷完善,南繁科研從季節性向常年研究轉變。

  以前南來北往,彭軍這次一待就是兩年。“平臺建起來,人才留下來。”他說,中國農科院已創建7個南繁科研創新團隊,上百名科研人員常年在三亞工作。

  上個月,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大學、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等單位共建的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在三亞掛牌。在三亞基地,科研人員抓緊分揀耐鹽堿水稻新品系種子,運往全國各地。

  “科研圍墻”打破,協同創新氛圍漸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劉佳音介紹,科研團隊在三亞選育了近2000份水稻種質資源,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分析研究,部分種子在十幾個省份試驗示范種植近百萬畝,平均畝產達400公斤。

  南繁熱土成為種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國際玉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臺加快建設,將統籌各方力量聯合攻關。

  “南繁硅谷”種業全鏈條雛形初現

  節水旱稻、彩虹西瓜……位于崖州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田間展示推廣中心,種植著2000多個作物新品種,為南繁科技成果轉化搭建合作平臺。

  南繁熱土上,貫穿品種繁育、成果轉化、銷售加工的“育繁推服”種業全鏈條雛形初現。

  2萬多項知識產權在崖州灣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展示,作為交易供應信息掛牌的高價值專利達2000多項。依托平臺,中國農科院和企業完成“丹霞紅梨”植物新品種權交易,價格高達2200萬元。

  眼下,中國農業大學正與海墾南繁產業集團共建種業聯合創新中心。“以成果轉化為導向,誰用地、怎么用都要講清楚。”三亞中國農業大學研究院院長龔元石說,基地產生的專利、品種企業也享有權益,并優先進行商業化推廣。

  打通研發和市場,企業是種業創新的關鍵主體。600多家涉農企業進駐崖州灣科技城,中國種子集團總部遷址于此,大北農集團落地生物育種專業孵化器……始于一粒種子的南繁事業加速產業化裂變,為迎來開花結果的季節奠定基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這些年我國糧食單產有較大幅度提升,50%以上歸功于品種改良。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的品種種植面積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與此同時,仍要看到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變,廣袤田野呼喚更多良種。

  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快建立健全,良種源源不斷從試驗田走向大田。在山東,農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背后,一粒粒種子功不可沒。“濟麥”“山農”“登海”等系列品種多次刷新全國高產紀錄,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

  海南到山東距離不近,但在72歲的李登海心里卻不遙遠。

  崖州區的育種基地里,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鉆進玉米地,抓緊時間收獲種子,帶回山東繼續加代繁育。40多年來,他年年到南繁育種。

  堅持育繁推一體化,他創辦的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多地建立育種基地,在新疆、甘肅、寧夏、山東布局種子生產加工基地,同時不斷完善產前、產中、產后全程化服務,加快新品種推廣。

  1972年至今,李登海帶領團隊率先育出畝產從700公斤到1600公斤的緊湊型高產玉米新品種,累計推廣約14億畝。南繁,見證了人們不斷培優品種的努力和收獲的豐碩果實。

  永不止步 永攀高峰

  北緯18度,崖州灣畔的平原聚滿光和熱。去年10月26日,希望的田野傳來新消息: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雙季稻畝產突破1500公斤,實現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遺愿。

  高產攻關繼續,試驗田又將迎來豐收。袁隆平生前多年如候鳥般來到海南開展育種科研,他多次提到:“雜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勞應該歸功于南繁。”

  上世紀50年代以來,已有超過60萬人次到海南開展南繁育種。如今,86歲的玉米育種專家程相文等老一輩育種家依然堅守南繁。育種家們灑下汗水、收獲良種,也孕育出“艱苦卓絕、拼搏進取、創新創業、求真務實”的精神。

  2008年,中國農業大學作物育種海南基地建成,“科研候鳥”劉波成為基地負責人。他目睹了老一輩南繁人長年扎根田間,也見證這里誕生的一個個良種在全國大面積推廣。

  年輕人的到來帶來了新氣象。“這身汗流得痛快!”一臉黝黑的博士研究生朱林憨笑道。依次播下玉米育種材料,他又“轉戰”另一片試驗田,記錄作物性狀表現。

  放棄北京的高薪工作來到三亞,教室、試驗田、實驗室、圖書館串起他忙碌的求學生活。他說:“在老一輩育種家的研究基礎上,我想利用南繁優勢抓緊研究,爭取早日出成果。”

  幾乎每天,都有三亞中國農業大學研究院的研究生到基地工作。“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隆平質樸的語言,種在了無數年輕南繁人心中。

  4月21日,崖州灣科技城公共教學區(一期)完成主體驗收。這里將實現各高校共享科研設施、教學資源,為種業創新夯實人才基礎。

  崖州灣科技城已引進11所知名高校,在培學生1100多人。在深入實施種業振興的實踐中,南繁青年們收獲更多榮譽感與獲得感。

  夜已深,隆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燈火通明。24歲的易金麒在顯微鏡下用雙手分離出比米粒還小的玉米胚芽。去年,她和所有同事一樣拿到了持股分紅。她說:“這里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能夠把個人價值融入到國家需要中。”

  進駐崖州灣科技城近兩年,這家公司已成長為估值超過25億元的高科技種業企業。從研發團隊到農藝團隊,清一色年輕面孔。

  日新月異的崖州灣科技城,新建道路“隆平街”“傳薪街”“振興路”筆直寬闊。“隆平街”寄托著南繁人對育種家的致敬,與“傳薪街”并行通向“振興路”,種業振興成為南繁人的共同追求。(參與記者:葉婧)

  • 相關閱讀
  • 北京4月27日新增48例本土確診

      4月27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48例本土確診病例(確診病例1至24昨日已通報)和2例無癥狀感染者(無癥狀感染者1昨日已通報),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治愈出院1例。 ...

    時間:04-28
  • 中國代表呼吁國際社會幫助大湖地區國家應對挑戰

      新華社聯合國4月27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27日在安理會審議大湖地區問題時發言,呼吁國際社會幫助該地區國家應對挑戰。  張軍說,近期大湖地區外交互動頻繁,政治互信不斷鞏固,區域合作更加深入,展示新...

    時間:04-28
  • 人社部健全技能崗位等級設置

      人社部健全技能崗位等級設置   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  本報北京4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劉康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人社部已制定...

    時間:04-28
  • 重拳整治跨境違法犯罪

      本報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張天培)記者從國家移民管理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國家移民管理機構重拳整治跨境違法犯罪,接續開展嚴厲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獴獵”行動—2022、持續深化“三非”外國人...

    時間:04-28
  • 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8.1%

      本報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丁雅誦)記者日前從教育部了解到:2021年全國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達到4805.2萬人,比2011年增加1380.8萬人,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增長了25.8個百分點,...

    時間:04-28
  • 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人民觀點)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歷史如何發展,對于廣大青年而言,愛國之情始終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志始終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始終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祖國的命...

    時間:04-28
  • 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二百八十五萬人

      “一季度,就業形勢總體保持基本穩定,城鎮新增就業28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26%。”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說。  如何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未來,還有哪些穩就業政策舉措?如何更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4月27日...

    時間:04-28
  •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們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毫不動搖。在當前上海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對‘一老一小’的保護,對...

    時間:04-28
  • 3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210起

      本報訊(記者 陸麗環)4月2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了2022年3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當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210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9330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603...

    時間:04-28
  • 新華全媒+|全面部署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有何深意——解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新部署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全面部署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有何深意——解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新部署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布...

    時間:04-2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国产ts人妖另类专区|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色吊丝最新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蜜柚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捅| 亚洲成人aaa| 人与动性xxxxx免费| 99久久国产免费-99久久国产免费 99久久国产免费中文无字幕 |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国产在线播放网址|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小受被强攻按做到哭男男|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欧美精选欧美极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女女| 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全部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破处在线视频|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好男人资源在线播放看|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里番本子库全彩acg亚洲|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羞羞答答xxdd影院欧美| 在线观看污视频网站|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免费爱爱的视频太爽了| fc2ppv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