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洮通水鞭炮響,大渠請來洮龍王。日盼夜盼五十年,終于等到這一天!”30日,甘肅定西市安定區18萬城鄉群眾“近水樓臺先得月”,首先用上了甘甜的洮河水。
引洮工程是隴中旱塬百姓翹首期盼半個多世紀的圓夢工程,工程一期于28日通水后,每年將把2.37億立方米的水輸送到旱塬上。29日夜,洮河水從定西市安定區內官鎮的總分水閘涌入定西市自來水公司內官水廠。經過凈化處理后,一泓清澈的自來水流進千家萬戶。
“這水甜啊,燒開后沒有雜質!”定西市民杜海龍燒開一壺水,細細品嘗。他發微信給遠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分享喜悅:“家里的凈水器白買了!”
近10年間,定西市區飲用水源地地下水位下降40多米,一到供水高峰,水質受到影響,白開水發咸,還有水垢。像定西市區這樣,近幾年,甘肅中部地區一些縣城凈水器熱銷。在廣袤的農村,更多的人喝的是窖里集蓄的雨水。
“洮河水一來,水廠的供水能力提升了3倍!”定西市自來水公司內官水廠廠長劉發兵興奮地說,引洮成功后,水廠進水量由過去的每小時1100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小時2000多立方米。自來水的總硬度指標也從450毫克/升下降到180毫克/升。
“引洮通水暖人心,這是萬年幸福根。喝干一碗洮河水,味道要比礦泉美!”定西市安定區內官鎮內官村76歲老人李炳章,是全村依然健在的兩位“老引洮”之一。在他的快板書中,也珍藏著旱塬曾經的辛酸:“一碗水,用三遍。又洗菜,又洗臉。當年的大旱你沒見,牛在哭,羊在叫,麻雀沒水飛不高。”
還沒有喝到洮河水的旱塬百姓,也已早早準備迎接幸福水。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早在1年前就把自來水管接到家家戶戶,1年間全村幾乎每家都添置了洗衣機。在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鎮,當地政府提前兩年引導當地農民學習高效節水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魯家溝鎮將臺村村民高名軍,家里已經建好幾座蔬菜大棚。在他的記憶中,大旱之年,從窖里打上來的水,一桶黃湯半桶泥??嘞趟谷松囝^發麻。
“洮河水還沒有淌到村里,但已淌到人的心里?!彼f。(記者張玉潔、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