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新疆著名舞蹈家迪麗娜爾 阿不都拉、高空王子阿迪力 吾守爾等32名優秀文化工作者向全疆維吾爾族同胞發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 大力倡導現代文明》公開信,號召大家不要再迷信那些鼓吹者而丟失民族文化,迷失自己;要與限制民族發展、拘禁人們軀體、腐化人們靈魂、想把人們引向萬劫不復的任何一個企圖作堅決的斗爭;要為了我們的幸福與未來,為了偉大祖國的安泰與昌盛,同心同德團結在一起,共同保護民族優秀文化,踏著矯健的步伐走上現代化的文明之路。
公開信指出,新疆是偉大祖國的一塊瑰麗寶地,是享譽國內外的歌舞之鄉,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匯地。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維吾爾族與其他各民族人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互為借鑒,互相尊重,共同進步。然而近幾年,讓人悲慟、讓所有善良的人們憤怒的卑劣行徑,像黑旋風一般襲來,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和人們正常、和諧的生活。“三股勢力”為了達到分裂國家、挑起民族矛盾的險惡目的,披著宗教的外衣實施了一次又一次嚴重的暴力恐怖活動,殘殺無辜。與此同時,他們圍攻維吾爾現代文化,企圖摧毀我們的優秀文化和燦爛的藝術傳統,企圖改變我們美好的生活模式,最終將我們引向愚昧、落后和黑暗。我們決不答應!我們堅決支持政府嚴厲打擊暴恐活動,讓作惡者下火獄。我們堅決支持依法治疆、犯罪必懲,將暴恐分子繩之以法。
公開信說,曾經,鄉間婚禮歡快的嗩吶鼓樂響徹天空,俏皮的情歌對唱妙趣橫生,炙熱的麥西來甫徹夜不息……而今,前輩們留傳下來的優秀傳統和風俗習慣被破壞,諸如“唱歌失聲”、“彈琴手殘”,“跳舞是效仿撒旦”等謬談滋生和蔓延著;美麗的女子在所謂“宗教警察”的威勢下不敢在街上拋頭露面,除了眼睛全身都嚴密包裹,連穆斯林的祖先、我們的祖輩都未曾見過的那些黑袍,被視作維吾爾人以及穆斯林的傳統服裝來頂禮膜拜,一些婦女甚至小女孩,都在盲目地跟風效仿。面對這些,我們文化藝術工作者如何能視而不見,如何能放任不管呢?
公開信中說,誰都無法剝奪人民熱愛藝術、享受藝術的權力。今年春天,自治區級七個藝表團體赴南疆,在各個鄉村、社區和田間地頭奉獻了300多場精彩的文藝演出。演出期間突然刮起了大風,下起了暴雨,而農民朋友們卻不約而同高喊:“我們沒看夠,不走,請繼續演出吧!”83歲的老人扔掉拐杖和藝術家們一同跳起了麥西來甫;一位蒙面婦女被精美絕倫的舞蹈迷得出神,竟毫無知覺地摘下了面紗。這是人民最真實的祈愿和心聲!人民離不開藝術,任何人都不要妄想把藝術從人民身邊奪走!
公開信發出倡議:
讓我們的舞臺活躍起來、豐富起來!舞臺是人民的舞臺,是展現優秀文化、向人民奉上精神大餐的文化陣地。讓我們的生活向文明越走越近,讓我們崇尚教育、熱愛勞動,奉獻愛心,珍愛生命吧,我們時刻準備著用靈魂為你們歌唱。
讓群眾文化藝術的花蕾盛放!歌舞藝術是維吾爾民族的獨特標識之一。我們心中時刻流淌著歌謠,軀體里時刻洋溢著舞蹈。一小撮別有用心的極端分子滿口胡言我們怎能去相信?讓我們開始麥西來甫吧,盡情頌贊我們的新生活,頌贊我們的祥福盛運和更美好的未來!
請珍愛和尊重我們的藝術家!維吾爾人向來敬重藝人和藝術家。藝術家被一部分“用心險惡”的人污蔑和詆毀,我們決不能視若無睹。同胞們,讓我們勇敢地向唾罵和詛咒藝術家的人喊一句“住嘴”!我們需要的是優秀民族藝術,不是死寂,需要藝術家,不需要沉淪者。
讓婚禮充滿歡樂!婚禮是人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刻,快樂就要唱歌,就要跳舞,這是人之本能。婚禮不敢歡歌笑語,葬禮不敢悲傷哭泣,我們跟“死木頭”還有什么區別?不要聽信那些謬論,同胞們,婚禮就應該充滿歡樂和祥和,新人應該踏著花叢走入新生活,而不是荊棘。
不要讓烏云遮住明月!愛美、向往美,是人的天性。可是一些人打著宗教的旗號,想要用面罩和長袍隱藏維吾爾女子的美麗。要知道真正的伊斯蘭教義尊重人的本性,允許人們選擇衣物的顏色、質地和款式,允許人們佩戴飾品和化妝。我們文藝工作者愿意成為你們的引領者,愿意成為你們的榜樣,讓女子絢麗的艾德萊斯裙、瀑布般的三千青絲、柳月彎眉和明媚的面龐綻放出無盡的美妙與秀麗。
公開信最后指出,誰都無法阻擋時代前進的步伐。向著文明、民主、法治前行的社會主義社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切獲得幸福與快樂的條件。維吾爾同胞應當勇敢堅守和保護我們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讓和諧、友愛、善良、熱情、好客等優秀的性情品質,重新煥發昂揚的生機和奪目的光彩。(記者龐雪芳 朱凱莉 張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