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19日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玉兔”號進入第八個月晝,已被喚醒,但此前“移動機構控制異常”的故障仍未排除。另外,他表示,玉兔的個別設備狀態也在逐步退化,好在它已完成了既定的科學和工程任務。
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張玉花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作同樣表示。“玉兔”的設計壽命是三個月,月球上一晝夜相當于地球上約28天。嫦娥三號成功落月以來,到目前進入了第八個月晝。張玉花說,幾個月過去了,遠在38萬公里之外的“玉兔”,其本體和機電設備反復經歷300多攝氏度晝夜溫差考驗,熱脹冷縮,電壓也開始降低,排障非常困難,但科研人員希望,超期服役的“玉兔”能取回更多科學探測數據。
“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和“玉兔號”月球車于2013年12月2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該次探月是我國首次開展的月面軟著陸巡視探測活動,使用一臺著陸器進行就位探測,并釋放一輛漫游車進行月表巡視。這也是繼1976年蘇聯月球-24號之后,人類時隔近40年來的首次月面軟著陸。此前,“玉兔”號在第二個月晝期間,在行進中被石塊磕碰“受傷”,“帶傷”休眠的玉兔號雖然在呼喚中醒來,但“受傷”部分一直未排除。(趙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