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省人社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全省就業穩中向好,城鎮新增就業完成12.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6萬人的33.89%,同比增加5.5個百分點,呈逐月遞增趨勢;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6%,同比上升0.1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14個百分點。
今年,全省應屆高校畢業生總量達31萬人,比去年增加2.51萬人,處于歷史高位。截至3月底,全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簽約率為43.22%,同比下降1.28個百分點。不同類型院校簽約情況差別明顯,職業類院校簽約率最高,高于平均水平10.57個百分點,985院校和民辦院校分別高于平均水平8.55和3.2個百分點,211院校和獨立院校簽約率較低;專業結構方面,微電子技術、通訊信息、石油工程、車輛工程、橋梁、路橋、采礦等工科專業較為熱門,簽約率已高達80%以上,文秘、音樂教育、體育教育等文科專業簽約率有所下降,為相對困難專業;應屆畢業生中,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高職)生分別占8.99%、49.48%和41.53%,目前初次就業簽約率分別為48.39%,32.85%、54.46%。本科生當前簽約率較低,主要是一部分學生準備考研或等待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延后了初次就業簽約的時間。
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4.2萬人,同比減少1.3個百分點,首次出現轉移就業總量下降趨勢。其中,省內轉移就業308.4萬人,占轉移就業總數的54.7%。省內就業已經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主要趨勢。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轉移就業吸引力減弱;向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共轉移農村勞動力153.6萬人,同比下降19.7萬人,下降12.8個百分點,而向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轉移的農村勞動力有所增加,同比分別上升12.6、31.2、6.9和10個百分點,轉移就業方向更加多元化。
針對今年的就業形勢,省人社廳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方面,創新“一個機制”,即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新機制;實施“兩個計劃”,即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推動“三項改革”,即購買基層崗位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和企業就業創業、制定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辦法和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制度;開展“六項活動”,即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進校園、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就業服務周、部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和每季度的全國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月活動。在扶持農民工創業方面,結合省、市農民工回鄉創業示范縣建設,加快完善加強農民工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配套政策,重點培育和扶持農民創辦的小微企業,大力扶持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加快建立農村轉移困難人員和搬遷移民的就業幫扶機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