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及時發現和預防衡陽賄選問題”的湖南,存在“干部任用工作領導打招呼、拉票跑要之風較為突出”等問題;山西“一些部門和地方主要領導調整比較頻繁”;廣東則被發現“有的領導干部買官賣官”。
對于以上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干部選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愈發突出,出現一些領導干部把官位和人情掛鉤的現象,個別干部甚至把公共機構變成“圈子組織”。
“干部選任應當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我建議盡快把干部選任提升到國家法律的高度”。竹立家說。
“裸官”問題首被點名 “問題清單”趨于精細化
通過與中央首輪巡視對比,記者發現,本輪巡視雖然在工作著力點上與首輪巡視一致,但其反饋出來的“問題清單”更為精細化、更有針對性,其對所發現問題的表述也更為詳盡。
中央第八巡視組26日在向廣東省反饋巡視情況時,提及“一些地方‘裸官’問題突出”問題便是一例。
對此,竹立家談道,這是中央巡視組在巡視中首次提及“裸官”這個社會上廣為關注的問題,這也標志著中國開始將“裸官”問題納入法制視野。
“‘裸官’的存在,是中國發展的一個較大風險,該問題在2013年就引起了中央紀委的高度關注。”竹立家說。
在竹立家看來,本輪巡視中,“裸官”問題首次被提及,表明中央巡視組在其工作過程中更有針對性、目標性。
除了“裸官”問題之外,中央第二輪巡視指出部分巡視點的“買官賣官”、“干部任用工作領導打招呼、拉票跑要之風”、“一些領導干部以收受紅包形式受賄”等問題,均是“問題清單”趨于精細化的表現。
竹立家指出,“問題清單”越精細,就越有利于相關部門對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就越有利于人民群眾對問題的理解和整改的監督。
“此外,表述上更詳盡、巡視本身更精細,也標志著中央巡視組對自身能力和責任意識的加強,以及對巡視質量的更多注重。”他說。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屆中央領導班子的風格。國家要出臺一個措施,一定是具體化和精細化的,比如在作風整改過程中要求‘嚴禁公款買年歷’,這些很具體的措施讓巡視工作的可操作性更強,避免了用寬泛的表述‘大而化之’,導致規定最后‘不了了之’。”竹立家說。(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