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這么大的量,怎么確保食品安全,慶豐包子這方面應該很有保障。
朱玉嶺:我們的餡都是在順義的配送中心統一做好,質量放心,面是古船面粉,肉是鵬程的,醬油都是慶豐包子專用醬油。各店的涼菜是統一配方,炒肝的原料是統一配送,汁是統一的配方。配送中心當時按300家店的配送規模設計的,現在能滿足配送需求。
暫不考慮海外開分店
北青報:現在要求加盟的人是不是很多?
朱玉嶺:慶豐183家店中,現有直營店30家,剩下的都是加盟店。以前每天最多20個咨詢電話,現在找上門談加盟的人非常多,一天電話有200多,三個辦公室的電話鈴聲不斷,去年12月31日那天,想要加盟的人在樓道里排起隊。甚至國外的也打來電話,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的華人洽談在海外開店。西班牙華人也找上來。
北青報:考慮在海外開店嗎?
朱玉嶺:目前還不考慮。主要是配送這塊做不到,條件不成熟。
北青報:國內開分店的計劃呢?
朱玉嶺:外地開店,首先是質量怎么保證。比如南方人口味清淡,不是慶豐包子的味道。當地原材料沒問題,但餡怎么統一不好辦,就怕各店的隨意性太大。
慶豐現在品牌這么響,是要往外擴展,但不能開單店,外地開店不能盲目擴張,可以先試點,先在北方的一些大中城市建配送中心,然后再開店。不要一下鋪開,我們不能賣牌子,要有控制力。此前我們在西寧考察過了,有建小型配送中心的條件,可以考慮。
店長、廚師長等骨干員工將持股
北青報:您說慶豐現在品牌很響,能值多少錢?
朱玉嶺:去年我們曾對慶豐的品牌做過評估,有1800萬元,今年這么受歡迎,品牌價值估計翻一倍不止。也正是看重品牌效應,原來有的店整改不力要摘牌子,現在主動交罰款,要保留加盟店的資格。
北青報:品牌升值是好事嗎?
朱玉嶺:升值是好事,但怎么改制是問題,價值越高投資越少,需要國家給優惠政策。
北青報:說到企業改革,有什么思路?
朱玉嶺: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改革,餐飲業由市場調節,加大改革力度。對于慶豐來說,主要是給直營店的骨干員工持股,比如門店的店長、廚師長、技術人員等。
但我們對社會投資很謹慎,不想用老字號的品牌成為一些人掙錢的資本。此外,打算從現在合作好的加盟商中間,挑選幾家真正想干事業的,作為將來的股東之一。(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