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安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對高新區一家工地上的移動式抑塵噴霧車的抑塵效果進行了現場監測,結果顯示,噴霧10分鐘后,工地PM10降低了15%以上。
工地內部的降塵抑塵一直是治污減霾的難點,僅靠灑水無法控制作業中產生的塵土。特別是漂浮在空中的“微塵”,在無風無雨的情況下,是無法自動沉降的。為此,我市一些區縣購進治污減霾設備,用“外力”來“降雨降塵”。以高新區購進的移動式抑塵噴霧車為例,從外觀上看,像是在小型卡車上安裝了一門“大炮”,設備開啟后, “炮筒”里噴射出水霧,射程從60到200米。由于射程較遠,遠遠望去,工地作業面上空如同下起了蒙蒙細雨。
到底這種降塵設備的效果如何?昨天,西安市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現場監測。經過測量對比,西安市環境監測站發布了監測結果:工地噴霧前,PM10平均值為305微克/立方米,經過10分鐘的噴霧后,PM10平均值為258微克/立方米,降低了15.4%。“如果持續地噴霧,除塵效果更佳。”監測人員表示。
據市環保局高新分局局長徐兵介紹,目前高新區管委會購進了5臺抑塵噴霧車,主要用于拆遷工地和出土工地。以前拆遷工地和出土工地作業時,大多使用高壓水槍來降塵,每小時耗水量在70噸左右。而這種除塵設備每小時耗水量僅為4~6噸,而且全部使用中水。最關鍵的是,其噴出的水是霧狀的,很容易和微塵吸附在一起,對工地降塵作用很大。(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