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及財政部預算司司長許宏才昨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規劃進行解讀。
規劃指出,將來在國家重點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不考核 GDP。這個規劃是我們國家首個 在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發布的國家級專項規劃,體現了國家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重視。
國家扶貧重點縣將不考核GDP
“將來在國家重點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不考核GDP。”杜鷹介紹,在兩年前,像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區,省里已經明確規定不考核GDP。
杜鷹表示,考不考核GDP,將來可能要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的規劃,類似禁止開發區這樣的地方,確實不應該再考核GDP,這有利于引導地方政府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而不要不顧條件盲目地招商引資,或者過度開發本地的資源。
目標:2020年棚戶區改造全部完成
杜鷹介紹,規劃提出了四個明顯提高的奮斗目標。第一個明顯提高就是要求資源型城市的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水平要有個明顯的提高。比如提出資源產出率到2020年比2012年時要提高25個百分點。
第二個明顯提高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高。
第三個明顯提高是環境質量要明顯提高。要求到2020年,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問題的恢復治理率要從目前的28%提高到目標期的45%,要提高17個百分點。
第四個明顯提高是城鄉居民收入要明顯提高,增速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資源型城市遺留的最大的“居者有其屋”的問題,就是棚戶區改造,對于資源枯竭城市,已經改造了9000萬平方米,還有7000多萬平方米,到2020年要提前全部改造完。
全國資源型城市分布
杜鷹說,《規劃》首次在全國確定262個資源型城市,這些城市又分成四種類型,即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規劃》明確了四大目標,提出了五大任務,提出要建立五大機制。四大目標是:要求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水平要有明顯的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高,環境質量要明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要明顯提高。五大任務是:合理有序地開發資源,構建多元化產業體系,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加強支撐保障能力建設。
河北(14)、山西(13)、內蒙古(9)、遼寧(15)、吉林(11)、黑龍江(11)、江蘇(3)、浙江(3)、安徽(11)、福建(6)、江西(11)、山東(14)、河南(15)、湖北(10)、湖南(14)、廣東(4)、廣西(10)、海南(5)、重慶(9)、四川(13)、貴州(11)、云南(17)、西藏(1)、陜西(9)、甘肅(10)、青海(2)、寧夏(3)、新疆(8)注:括號內為城市個數(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