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三元、光明等多家乳企再次上調乳制品價格,漲幅在8%左右。國內多個城市奶價紛紛“升溫”。而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8月份以來,全國塑袋裝純牛奶價格呈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走勢。與8月1日相比,11月29日,塑袋裝純牛奶全國日均價上漲9.3%。
為何今年牛奶頻頻漲價?西安乳品市場情況又如何?
“幾乎所有廠家都漲價了,漲得我都快記不住產品的價格了,只好記在本子上。”昨日,西安紅纓路口開欣奶站的李女士感嘆說,最近一段時間乳品漲價不斷,部分品牌漲幅超過一成,讓她有點手忙腳亂了。
部分奶品價格漲了但是容量卻少了
業內人士透露,西安市場上各大品牌的乳品價格近期均在上漲。經銷商張女士說,從9月到現在,光明牛奶最先開始漲,漲了兩次,銀橋漲了2次,東方漲了三次,但漲幅最為明顯的還是銀橋的各類產品。
“我們9月25日開業至今,銀橋已經漲了好幾次了,分量也在下降,有的包數也減少了。”西安郵電北巷松林超市的售貨員蘇女士舉例說,銀橋純牛奶塑料袋包裝的每箱價格從10月至今漲過多次,分別從25元、35元上漲到現在的38元,原來每袋的容量為220ml,現在下降為200ml;銀橋純牛奶紙袋包裝由之前的每箱28元、31元上漲到現在的40元,每袋的容量從250ml下降為227ml。
該超市另一名售貨員說:“最近乳品漲得太厲害,來買牛奶的人都說太貴了。”
在另一家恩德超市里,記者看到,銀橋乳品的價格和松林超市差不多。
瓶裝奶價格漲幅高達25%
不僅超市的乳品價格上漲,奶站的乳品和送奶員送入社區的瓶裝奶價格也都不同程度地上漲。“銀橋酸奶(益生菌發酵乳)的大屋每箱漲了7.2元,原來是56元/箱,小屋漲了3.6元,原來是32元/箱。”紅纓路口開欣奶站的李女士說,“特侖蘇這個月開始每箱漲3元,現在是62元/箱,聽說下個月有可能漲到70元/箱,伊利百利包每箱從27元上漲到現在的30元。”
部分奶站的銀橋酸奶價格漲得更高。長纓東路添樂奶站的銷售人員說,12月1日開始,銀橋酸奶大屋每箱的價格已經從之前的58.8元漲到66元了,上漲幅度達12%,小屋每箱的價格從之前33元/箱漲到38元/箱。
有些瓶裝奶的漲幅達到了25%。市民張女士說:“我家訂的是東方乳業的多鮮瓶裝奶,前兩天送奶員告訴我,要從之前的2.8元上漲到3.5元,真是喝不起了。”
生鮮乳價格比去年同期漲40%
究竟什么原因導致乳品價格不斷上漲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橋經銷商說,乳業漲價的主要原因是乳品貨源緊張,有些產品甚至快斷貨了。因為陜西的產奶廠家少,周邊奶農更少,現在收購生鮮乳每公斤的價格已經漲到6元多,之前只有4元左右。
西部乳業協會秘書長王偉民亦持相同觀點。他表示,乳品出現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奶荒所致,收購生鮮乳價格這一年來在不斷上漲,去年的收購價格為4.2元/公斤,現在為6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0%多。
“不過目前情況已經開始好轉,未來奶源增加,陜西一些大型奶牛廠將會陸續投產,渠道開始拓寬,美國、加拿大的進口奶粉將會進入國內接濟,所以乳品未來價格應該不會再漲。”王偉民說,乳品企業也要注意保護奶源,平衡發展才是長遠發展之道。
牛奶問題為何“集中爆發”?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價格矛盾的背后,是原奶供需的矛盾。
作為奶荒最嚴重的一年,8月份氣候異常導致的單體奶牛產奶量減小、牛肉價格飆漲引發奶農散戶殺牛賣肉而退出養殖業和新西蘭原料粉被禁止進口是奶源緊張的三大原因。“新西蘭乳清粉被禁止進口,讓廠家將國內優質奶源,用來補充價格、利潤更高的奶粉市場,導致液態奶市場缺口更大。”王丁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