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氣治理“國十條”的推動下,沿海及北方地區燃煤鍋爐、燃煤電廠的天然氣改造任務加快,然而在資源供應有限的情況下,今冬明春中國天然氣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升級,無論是供應還是管道輸氣能力都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國家發改委10月14日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司的各省市部門發布通知預測稱,今冬明春天然氣供需矛盾較往年將更為突出,如遭遇持續低溫等極端天氣,保供形勢將更加嚴峻。為此,要求三大石油巨頭保持現有氣田高負荷生產,確保新增產能按期投產,并多渠道增加進口。
中石油相關部門分別于9月27日和10月11日召開有關冬季供氣情況的會議,根據會上的內容顯示,今年用氣高峰期間,中國天然氣資源供應不容樂觀,且管道的輸氣能力有限,缺口或在80億立方米左右。
據多個市場人士表示,華北及華東等區域的缺口尤為嚴重,缺口量或占整體缺口的一半左右。而為了保供暖,管道沿線的部分地區也可能受牽連,導致缺氣、斷氣,但前提依然是“保民用、保供暖”,那么工業、加氣站、LNG工廠等可能受到牽連。
據安迅思觀察,年內華北、陜西、寧夏等地很多城市都進行了大規模的燃煤鍋爐、熱電聯產項目和燃煤電廠的改氣任務。
“單這幾個區域的下游消費需求增幅就是去年同期30%左右,這也是今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急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接近中石油人士表示。
華北某燃氣公司人士也稱,到了冬季供暖期,為了保證華北供氣,華中、華東、西南等地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供氣缺口,而且新疆和寧夏兩地已經開始提前供暖,更進一步的加劇了缺口問題。
安迅思從不少近供氣方的貿易商處獲悉,到了正式供暖期(11月15日),全國范圍內的LNG工廠、工業和車用等用戶會被限氣以保民用,限幅會從20%、40%開始逐步加大,如果遇到極端情況的話,限幅或進一步加大。
“從9月份起,中石油就開始在國際現貨市場上尋求10-15船冬季現貨,目前已經從卡塔爾天然氣采購到6船,另一半仍在尋求中,”一個國際LNG貿易商表示。同時,除了采購現貨外,中石油如東LNG接收站也于9月起限制LNG的供應,以保證管網需求。
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本周初,陜西已經有LNG企業被限氣40%。
此外,實際上,陜西企業與中石油抗爭的根源也是“缺氣”,在這一背景下,中石油自然會十分硬氣地漲價。(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