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記者從河南理工大學獲悉,日前,該校計算機(軟件)學院為每一位新生建立了“誠信記錄卡”,以作為一份特殊的檔案見證每個學生大學4年的誠信經歷,并作為其評優評先、就業推薦的必備材料。
據介紹,“誠信記錄卡”記載學生從入校到畢業期間的正、負各方面誠信情況。正面的誠信表現如:助人為樂、誠實守信、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護公務、按時還貸等。負面的不誠信表現主要包括:學業不誠信,如抄襲作業、考試作弊、代考、剽竊論文等;生活不誠信,如使用違禁電器及危險品、損壞公物、早操代刷卡、沉溺網吧等;經濟不誠信,如不按時交納學費、助學貸款提供材料不真實、弄虛作假騙取困難補助、借款借物到期不還等;就業不誠信,如不如實向用人單位介紹自己、推薦書內容虛假、就業合同不履約、擇業時不正當競爭等。在管理上,“誠信記錄卡”由學生所在班級的輔導員作記錄人,同時需學生本人簽名,凸顯記錄的客觀、公平、公正、透明。
據了解,依據“誠信記錄卡”的內容,該院每學年都對每個學生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掛鉤,不同信譽等級的學生享受不同“待遇”。另外,該卡實行“動態管理”,有不良誠信記錄的學生,如及時改正,表現良好,可撤消記錄;如屢教不改,記錄將在畢業前由輔導員和學院簽署鑒定意見,畢業時裝入學生本人人事檔案。
“‘誠信記錄卡’是學生誠信教育的一項探索性舉措,旨在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讓學生自覺遵規守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助推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軟件)學院院長賈宗璞說。(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