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社會催生養老理財市場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而陜西省民政廳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548.4萬人,我省老年人口還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長,2020年預計將達到690萬人。
當我們逐漸老去,當職業帶來的生活安全感逐步消失,當家庭結構日趨單一,當社保只能部分補償……我們拿什么來養老,靠什么保證原有的生活質量?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嗅覺敏銳的金融機構開始推行養老理財產品。招商銀行發售的“歲月流金之金頤養老1號理財計劃”對3年的投資期以3個月為一個周期分段計息,以五萬元為起存點,記者咨詢銀行工作人員了解到,這個養老理財產品已到第六個起點周期,期限91天,年化收益率5%。此外,光大銀行推出了“頤享陽光(AB型)”養老理財產品,A型為將老客戶設置紅利再投型產品,追求長期收益。B型為已老客戶設置現金分紅產品,彌補養老日常支出。
不同的養老方式養老錢天壤之別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要準備多少錢,甚至不知道怎么開始著手準備。”陜西省社科聯的專家說,曾經有機構調查顯示,有42%的人根本沒試過計算他們需要多少錢;有預估的也只是簡單的猜測,有說50萬的,也有說100萬的。其實這都隱含了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將會選擇什么樣的養老方式。“吃糠咽菜”是種養老的方式,“有品質的老年生活”也是種養老的方式。
養老方式按最基本要求,可劃分為富足養老生活、優質養老生活、基本養老生活。富足退休生活,需要提前積攢大筆的退休生活準備金,以應對高消費、請傭人、海外旅游、高規格身體檢查等;優質退休生活,需要資金用于老友人情交往、國內旅游、養車用車、學習、一般健康檢查等;基本退休生活,則只靠社保,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因此,選擇不同的養老方式,要準備的資金有著天壤之別。(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