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不能接打電話,不吃食物,不吸煙,不準拼車,上車打表下車給票……違反者一律上限處罰或停運吊銷資格。”
今日起,榆林城市客運管理辦公室將對榆林城區出租車規范營運秩序進行整治,要求出租車司機在車內不得接打電話、不吃食物、不吸煙,語言文明,不準拼車,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必須打表,必須下車給票,必須穿白襯衣或藍襯衣,所有違反者一律上限處罰或者停運并吊銷資格證。管理部門將以明察暗訪的形式檢查落實情況,受投訴或被媒體曝光的要從嚴處罰并追責。
這次整治被不少出租車司機大呼過于苛刻,一些人將它稱為“榆林史上最嚴的”出租車管理辦法,其中“不準拼車”的規定更是引發熱議。
A出租車司機
有人對規定不適應 有人說對收入影響不大
“從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嚴厲的要求,在榆林市出租車行業管理中前所未有。”昨日,榆林當地一家出租車公司的負責人說,作為城市窗口,出租車行業形象一定程度代表著城市文明的發展水平,需要加大管理力度。
“突然感覺自己不會開車了,確實不適應。”出租車司機白東說,自己開了3年車,確實有一些文明行為沒有做到位,也沒有養成習慣,新通知出臺后他還要慢慢適應。
一些出租車司機也表示了擔憂。“本來就賺錢少,不讓拼車估計要賠錢了。”出租車司機高師傅說,由于榆林城區很堵,加上氣價在上漲,打車費多年不變,拼車也是不得已。
兩年前,市民王先生從西安派來榆林一家企業工作,最初在榆林市區打車他很不習慣。“每次攔車,車里常坐著其他乘客,我本身不習慣拼座,但空車也不多,只能順從。”王先生說,當他一個人坐車里,會要求司機不要加人,有司機會尊重意見,也有司機表示不解,說順路加人不會影響誰,又說自己掙錢不容易,他也只好默認。“有次我和榆林一同事到西安開會,在路邊攔車時這位同事有些氣憤,問其原因,他說經過的不少出租車內只有一個乘客,為啥不停下順路多拉幾個人呢?也許這就是一個城市習慣。”
不過在有些出租車司機看來,不拼車并不必然導致收入下降。出租車司機李師傅算了一筆賬:平時以一班8小時為例,給車主交160元份子錢,再加大概50元燃氣,拼車情況下正常收入在350元左右,不拼車收入在300元左右。
“其實差別不是很大,雖然拼車可以多賺,但不可能一直有人拼車,有可能這名乘客剛上車沒走多遠,原來那個乘客就下車了。”李師傅說,不拼車并非有些出租車司機說得那樣“夸張”。
B市民反應
有人反對有人贊同 還有人稱視具體情況而論
反對方:會增加打車難度
“不準拼車”的規定也引起了當地市民的討論。“晚高峰打車有時需要等半個小時,這下不讓拼車就更打不到車了。”市民張先生擔心,以后會出現“打車難”的狀況。
“什么?如果出租車不讓拼座,那以后還怎么打車?”得知新通知出臺,家住榆林市榆陽中路的曹先生瞪大了眼睛,他覺得出租車不讓“拼車”的規定有點匪夷所思。
支持方:可保護乘客利益
榆林市當地作家姬曉東對拼車也頗有感觸,他曾發表過一篇博文,對榆林市出租車司空見慣的拼座現象表達不滿。他說自己走過很多城市,其他城市拼車頂多兩三個乘客。“榆林的情況不同,司機不管有多少人都敢拉,我曾經歷過一輛出租車擠進四個乘客,最后我憤然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