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標準,關中、陜北城市均不達標,西安地區尤甚。今年1—5月,西安市僅有32天達到“良好”,占總天數的21%。期間,PM2.5日均值多次“爆表”,最高達到499微克/立方米,是國家標準的6.7倍。
據了解,自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出臺以來,我省從未制定過相應的地方性實施細則,在大氣污染防治法制建設方面先天不足。2000年,《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訂,但由于現在的大氣污染防治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要求。
從成分上來講,過去是單一的煤煙污染,現在是復合的霧霾污染;從區域來講,過去僅是大中城市規劃區內的小區域,現在是跨市、跨省大區域;從污染源來講,過去是原生污染源,現在是原生污染源與次生污染源共存。
因此,急需出臺《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建立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遏制目前空氣環境質量惡化的勢頭。
環保牽頭10多個部門聯控大氣污染
根據《條例》,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堅持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原則,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實行大氣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年度考核評價制度,考核結果向社會公示。
《條例》明確了省政府應當根據國家有關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確定聯合防治重點區域,社區的市、縣級政府應根據省聯防聯控規劃建立區域合作制度。
同時規定,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發改、工信、公安、交通、住建等10多個部門,分別按照各自職責協調實施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環保部門還可根據需要聘請志愿者擔當監督員,協助監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實行排污許可制 企業花錢買指標
有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任務的企事業單位,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污染物種類、排放指標等要求排檔污染物。
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實行有償使用與交易制度。新建項目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應當向縣級以上環保部門購買。改建擴建項目,可通過企業內部調劑方式取得,不足部分向縣級以上環保部門購買。有償取得指標的單位,減少的排放指標由縣級以上環保部門核定后收購。無償取得指標的企業關停時,由環保部門收回指標。
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排污申報登記并繳納排污費。并在網站、報刊、電子廣告牌等公布污染排放情況等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向大氣排放惡臭氣體的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周圍居民受到污染。禁止露天焚燒垃圾等產生惡臭氣體的物質。
居民區露天燒烤最高可罰5萬元
省環保廳廳長王成文指出,餐飲油煙已成為大氣環境主要污染源之一,對PM2.5的貢獻率超過10%。餐飲油煙和工業尾氣、機動車尾氣被視為城市大氣環境的三大“污染殺手”。
《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樓和無公共煙道的綜合樓內新建、擴建餐飲場所;違反規定的,由縣級以上環保部門責令拆除,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禁止在城鎮人口集中地區的公共場所露天燒烤、騎墻(窗)燒烤;違反規定的,由縣級以上環保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下罰款。
《條例》還規定,因環境事件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可以起訴要求賠償。因環境事件造成環境公益損害的,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可以代表國家向法院提起訴訟;因環境事件造成環境私益損害的,受害人可以以污染者為被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