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1
拒收艾滋患者多為心理恐懼
新京報:是否有規定要求艾滋病人到指定醫院進行外科手術?
專家:在非傳染病醫院,如果醫院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接收艾滋病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沒有規定要求艾滋病人必須到指定醫院手術。《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就醫時,應當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如實告知接診醫生。醫療機構不得因就診的病人是艾滋病病人,推諉或者拒絕對其其他疾病進行治療。
新京報:很多艾滋病人反映,他們因為其他疾病需要手術時,經常被醫院拒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專家:艾滋病人手術被拒收,主要是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人對艾滋病存在恐懼。這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很難讓所有人做到不歧視。
另一方面,中國的絕大部分傳染病醫院都是內科醫院,沒有外科,沒有外科醫生,也沒有手術室,只有極少數醫院開設了外科。即便如此,因難以引進人才,這些醫院也只在某些領域可以進行外科手術。
焦點2
瞞病情加大醫護人員感染率
新京報:隱瞞艾滋病病情進行手術,會造成什么后果?
專家:外科醫生在手術中被劃破手套是常事,對于非傳染病醫生來說,對艾滋病的恐懼會非常大。醫生有權利知道病人是不是傳染病病毒攜帶者,病人有義務接受相關檢測。
如果病人隱瞞了病情,醫護人員就成了高危人群。萬一在做手術時醫生割破手,很可能被傳染。
北京的一家大醫院曾出現過一件事,因來不及等艾滋病毒檢測結果,急診醫護人員為一名艾滋病患者進行了搶救,事后有醫生自行檢測發現呈陽性,幸運的是醫護人員服用藥物半年后轉為陰性。
焦點3
術后消毒不比乙肝丙肝復雜
新京報:進行過艾滋病患者手術的手術室、醫療器械、醫療垃圾等怎樣處理?
專家:對醫院來說,術前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準備。術后是要對床單、被套、醫療器械進行嚴格的消毒。
新京報:是否有高于乙肝、丙肝等傳染病的消毒要求?
專家:艾滋病病毒與乙肝、丙肝病毒的危險性是同一個級別的。艾滋病病毒的消毒比乙肝、丙肝其實還要簡單,艾滋病毒對酒精很敏感,在體外存活能力比乙肝、丙肝病毒都要差。能給乙肝、丙肝患者做手術,就能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術,只是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往往要多過對乙肝的恐懼。要消除恐懼和歧視,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艾滋病科普宣傳。(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