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華通訊社與俄通社—塔斯社新聞合作協議》;
5.《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核領域合作路線圖》;
6.《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關于中俄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及其基本原則的備忘錄》;
7.《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與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國際集團關于擴大電力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8.《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與俄羅斯聯邦非營利組織新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發展基金會合作框架協議》;
9.《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俄羅斯對外經濟與開發銀行關于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泰舍特鋁廠項目14.3億美元貸款協議》;
10.《中國進出口銀行與俄羅斯VTB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框架合作協議》;
1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與俄羅斯出口信用與保險署合作備忘錄》。
■ 專家解讀
普京為何棄“八國”選“上合”?
專家稱,兩方面因素使得普京更看重“上合”訪問中國
普京5月宣誓就職后,他首輪出訪將去哪些國家一直為外界關注。繼缺席在美國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后,普京首輪外訪的國家最終敲定為白俄羅斯、德國、法國、烏茲別克斯坦、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從時間來看,中國成為普京首輪出訪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國家。這透露出何種信息呢?
【解讀】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研究中心前副主任陸南泉:這一是因為在俄羅斯大選中美國采取了各種手法,支持反對派反對普京;二是在敘利亞等問題上美國多次與俄羅斯有不同意見,特別是普京當選后很久,美國才祝賀普京,所以在美國戴維營舉辦八國峰會,普京選擇不去。
普京上任后首訪了獨聯體國家,但是中國是普京首訪的大國。這反映出了普京對美國的態度,將中俄關系作為對外戰略的砝碼。美國對中俄兩國共同的做法就是采取遏制的辦法,并不希望中俄強大,擠壓中俄外交空間。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個大國相比,普京會選擇中國進行首訪。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11份文件簽署意味著什么?
專家認為,中俄“政熱經冷”局面有望很快得以改變
昨日,會談后,兩國元首還見證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涉及核電、工業、新聞、能源、投資、旅游、銀行、保險、電力等多個領域。這意味著什么?
【解讀】 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此次中俄元首會晤,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非常重視雙邊經貿合作。明確的經貿合作目標使得兩國過去“政熱經冷”的局面有望很快得以改變。此次簽署的許多合作協議都富有新意,大大加強了雙方比較薄弱的經濟合作領域,使得中俄雙邊關系的發展更加均衡,具有更強的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季志業:貿易結構不平衡、相互投資少等正是當前中俄經貿關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兩國元首已明確指出未來的合作重點,尋求貿易平衡,增加相互投資,以投資帶動貿易都是雙方今后合作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