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9時整,與2011年廣東高考語文科目考試鈴聲同時響起的,還有賬號“馬加潤”的新浪微博頁面成功彈發了一條新微博:“廣東省今年語文高考作文是《回到原點》”,霎時“廣東高考語文疑似泄題”被炒得沸沸揚揚。前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首次披露了這起“手機作弊案”:一汕頭考生將手機藏于不銹鋼水杯內,混進考場,趁老師發卷時把試題拍下傳出,其昔日的兩位高中同學(現皆為高校大一學生)場外接應,其中一名“微博控”第一時間把作文題發上微博。
昨日,在事件水落石出后,人們不禁發出疑問,什么方法能令這則微博“顯擺”?這些孩子為什么在對高考舞弊全國一片喊“嚴打”下,仍選擇以身試法?記者展開了深度調查。
眼鏡手表尺子“草木皆兵”
盡管反作弊的刑偵技術能為作案細節提供指控證據,但不少“圍觀者”認為,如果不是馬某向外發出“微博”高調引發關注,作弊者就能得逞。此外,更有“細心”網友指出,陳某的手機當屬“高精密”,否則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拍出多幀高清晰度照片。
據了解,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包括高考在內的國內考試作弊手段也日益向高科技“看齊”。記者發現,從過去因BP機、手機出現后炒熱一時的無線通信作弊手段,逐漸發展到帶有針孔攝像頭的高精尖硬件作弊,內地省份尤為多發。
“甚至不乏利用手表、橡皮和鉛筆等普通物件作弊的案件。”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舉例說,以尺子為例:考生只需用一支帶磁性的筆靠近它,尺子上的微型顯示屏便可接收由場外信號發射器傳來的考題答案。“不僅如此,有些尺子還裝有屏幕鎖,可在危急時刻變身普通尺子,助考生逃過一劫。”
記者還在網上的“賣方市場”發現,還有一些“最新作弊武器”,比如由兩副眼鏡及無線接收器等組成的“眼鏡蛇”,可以里應外合。戴上它之后,就可以看到正確的高考試題答案;有的出售手表的“公司”雇槍手佩戴針孔攝像機或者錄字筆混入高考學生中,然后再通過某種手段將答案傳到購買答案的學生的作弊手表中。
高科技作弊也離不開“人為”
在廣東今年這起手機作弊案內,發出“微博”的馬某是在校大學生,而另一負責代做題的“合伙人”顏某更是重點高校的大學生,成績優秀。“陳某傳出的彩信并不單是作文題,還有其他語文試題”,馬某將作文題發上微博,其他語文試題則發給了顏某代做。
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馬、顏二人為陳某的昔日高中同窗,去年,馬、顏二人考入大學,但陳某落榜,今年以復讀生身份參加高考。高考前,陳某向馬某“求助”,于是,馬某和陳某在高考前密謀了這場作弊。
記者翻閱近年來的多起高考作弊案發現,不管涉案設備的科技含量有多高,或是作弊手段有多隱蔽,但基本上都離不開幕后的答題“槍手”,而這個幕后“槍手”竟然多數是已經邁入象牙塔的在校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