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aopao:經歷各種失敗,決心下重本用FANCL(注:護膚品品牌)抗痘系列。小田說,大學里的藝考老師喜歡長一點痘痘、笑容很燦爛的考生,認為這樣很青春。我真心感謝大學老師的各種癖好啊!
關鍵詞自己炒自己
捧著手機在網上直播趕考經歷
中學時就已經在三個網絡電臺客串過主持人的淮北男生張晨星,講起話來已經很有些播音腔的味道了:“第一天到北京就趕上下雪,地鐵真不是一般的擠,車真不是一般的難打。”
情人節晚上,一直忙著趕場考試的男生張晨星和幾個同學忙里偷閑,到保利劇院看了一場賴聲川的音樂劇《彈琴說愛》。這天,他剛剛完成了復旦大學的初試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復試。到現在為止,張晨星已經報考了全國的六七所高校,而他的第一目標是“心里一直都頂禮膜拜”的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
在他的個人博客頁面上,一個網址后面寫著“晨星傳媒”四個字。張晨星說,這是他小學五年級起和幾個朋友一起做的網站。隨著個人的成長,網站的內容也不斷變化,心情獨白、原創歌詞、學習資料都曾經被放上網站。一直到高三,因為實在沒時間打理,暫時停止了更新。
和張晨星一樣,跟網絡世界一起成長的90后考生們能夠熟稔地運用各種新媒體,有些孩子已經開始嘗試利用這些新媒體來推廣展示自己。
“最開始我把自己翻唱的歌傳到音樂網站上去,真的有人會聽,看到有人評論,我就覺得特開心。現在我開始嘗試自己寫歌,然后錄下來上傳,雖然只有一兩首,但是已經有一些網友經常來聽我的節目了。”個頭兒不高、身材瘦削的黑龍江考生王琨說,“就算考不上理想中的學校,但我覺得至少在可預見的幾年內我是不會放棄這方面夢想的。藝人未必都是科班出身,從網絡上紅起來的也不少,只是路難走一點而已。再說,科班出身的也未必都能紅,每一屆那么多畢業生,最后真正能成星的也是少數。”
在報考現場,偶爾還能看到捧著手機在網絡上直播趕考經歷的考生。一名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學生剛出考場,就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題目發到了微博上。
關鍵詞“招生廣告”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