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元榮說:“以前殯葬處也接到相關部門轉來的大陸來信,比如,有江西、浙江等地方,請求幫忙尋找親人骨灰罐。但因為殯葬資料很分散,以前也沒有電腦可查詢,類似情況基本都以"查無此人"做結。臺北僅私人納骨塔就有40多個,這種找尋的確非常困難。”朱諶之英靈返鄉的消息曝光之后,朱浤源說,他已接到三份申請,有電話、有信函、有電郵。“一名七十幾歲的老先生,字寫得相當漂亮,讓我幫忙尋找恩師。可是很難找啊。”秦風認為,清查這批有名無主骨灰罐的主人,需要核對大批數據,確實相當困難。但他也樂觀估計,“只需要50萬元人民幣,4名工作人員,用一年時間,也許就可以整理出來。王鏡宇認為,如果他們是中共特工,很多人都是化名到臺灣,比如朱諶之本名朱楓,根據名冊去找他們的家人,存在很大困難。朱浤源說,這就涉及檔案解密的問題。當年,共產黨派到臺灣特工很多,臺灣派到大陸去的也不會少。“可能會因為檔案公開露出彼此底線,這也是目前檔案無法公開的原因吧。”不過,他從學者的角度提出,兩岸既然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如果還視對方為假想敵,就有點矛盾。朱浤源說,“相互擁抱、泯卻恩仇,共同發展中華文化,讓兩岸進入一個共同繁榮新時代。這個期許是不是有點太浪漫了?”
為兩岸種善因最重要
朱諶之骨灰成功移靈大陸,事情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朱浤源說,在兩岸氣氛和諧的時段下,這件事才能順利達成。“我們大家都認為,這是為兩岸結一個很大的善緣。”雷元榮說,自己祖籍湖北,父親是黃埔軍校的學生,1949年到臺灣。他目前是臺北湖北同鄉會的理事。找到朱諶之遺骸后,他在同鄉會里講起這件事,“老將軍聽說了,都很高興。”照以往觀念看,朱諶之在臺灣是不折不扣的“匪諜”,雷元榮說,“老將軍們也已經沒什么匪諜不匪諜這個概念了,認為可以讓他們死后回鄉,不再讓他們的家人只有衣冠冢,就是做了善事。”王鏡宇則說,“不要用匪諜這個詞,當初他們都是有理想的年輕人,都是懷著救中國的理念而來。”
秦風介紹,“根據當年的情況,被逮捕的中共特工和地下黨員必須供出同志,才能存活,投降才能被接受。因此,被槍決者都應該是像朱諶之一樣思想忠貞、寧死不屈,都是中共的烈士。”他認為,當年國共內戰,留下一堆算不清的糾結。“目前國共關系雖然和緩,但主要仍集中在經貿合作方面,對于過去的歷史恩怨,雙方并未正式觸及。”秦風提出,大家因寬容而反省,希望通過移靈,把和解變為事實,進而從態度升華為精神,為兩岸中國人永遠的和平種下善因。(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