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教育局認為,原告作為一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在明確了招聘公告內容的情況下參加報名,就表明其愿意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公平競爭。
“發布公告也是一種行政行為,必須具備合法性,這個招聘公告違反了幾項上位法。”對此,原告的另一名代理律師鄭繼能表示,公務員法中有明確規定,公務員執行公務時,認為上級的決定或者命令有錯誤的,可以向上級提出改正或者撤銷該決定或者命令的意見。鄭繼能認為,此案中,應當對公務員錄用通用體檢標準進行合法性審查。
公務員錄用通用體檢標準是否合法?這也成為了庭外的關注焦點。
“如果各行各業都按照公務員體檢標準來招聘人的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無法找到任何工作了。”于方強表示,近年來,就業歧視現象層出不窮,一些政策有待完善,政策漏洞有待彌補。
據他介紹,10月13日下午,民間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寄送了一封建議信,建議盡快審查《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以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中的條款是否違法,刪除或者修改該標準中造成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視的條款,消除對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制度性健康歧視,并從具體操作層面上杜絕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希望社會能關注我們這群邊緣人”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在諸多顧慮,所以,通過訴訟途徑來維護自身就業權利的案例尚未出現,不少法律界業內人士將此案稱作《就業促進法》實施之后,我國第一起艾滋病就業歧視訴訟案。
就在法庭展開激烈辯論之時,小吳還在100多公里外的一個縣城焦急地等待結果。目前,畢業于師范專業的他已經在一所學校干起了代課教師,每個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工資,但這并不能讓他感到滿意:“如果我能成為正式教師的話,工資肯定要高一些,而且不會像現在這么累,治療的條件肯定要好一些。”
當記者問起,為何敢站出來選擇訴訟途徑時,小吳答道:“我覺得這是和生存聯系在一起的,沒有經濟來源怎么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一份好工作,可以有錢治病。”
“乙肝都翻身了,為什么艾滋病不可以網開一面呢?”小吳對將來抱有希望:“第一個人站起來,身后就會有很多人站起來。如果國家相關規定可以改變的話,我還可以去其他地方考教師或者公務員。”
這個“大學期間不是很用功讀書,但是很擅長考試”的農村青年,原本可以過上相對穩定的城市生活,但是命運和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不過,周圍沒有人知道這3個多月來小吳身上發生的一切,包括他的父母。
“他們也是農村人,沒有艾滋病的知識,一旦他們知道了,也會陷入恐懼之中。”現在,小吳有意識地疏遠了和朋友之間的交往。“關于我的案子,已經有了不少新聞報道,生怕他們在我面前提到這件事。”
“我希望社會能關注我們這群邊緣人。”網絡幾乎成了小吳了解外界的唯一信息渠道。沒有旁人的時候,他會用手機上網,了解一些醫學知識,以及網民對這件事的反應。
然而,記者瀏覽一些論壇時發現,不少網民還是力挺安慶市教育局的做法。
對此,小吳感到“很正常”,“因為他們還是不了解艾滋病”。但是,讓他不能接受的是,“有網民甚至提出要把我們隔離起來,認為我當了老師,就會害了孩子。”看到這些,小吳有些傷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工作者告訴記者,他反對艾滋病歧視,也同情小吳的遭遇,但作為一個家長,他還是接受不了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站在講臺上的現實。“這個問題牽涉到倫理、文化習慣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