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說,此事縣紀檢委已介入調查,“紀檢委已把土地批文材料調走了,我們即使想給你看,也拿不出來。”
隨后,記者來到神木縣城鄉建設局,想查看這座樓的審批手續。局長劉志明說,此事他聽說有人反映,縣紀檢委也過來調查了,但目前主管的焦副局長去外地招標了,“他具體管著呢,他不回來,我們也查不到情況。”
8月27日中午,在神木縣神木鎮水龍村,村黨支部書記薛卡田說,這塊地以前是村集體土地,是在2003年至2004年之間賣給政府部門的,15畝地,共300多萬元。后來政府在這里批建了供熱站,2008年又在其中一部分土地上批建了17層住宅。
記者提出想看當時的賣地手續,他說紀檢委調走了,并拒絕回答其他內容。
縣長批示
紀檢委調查“官員蓋樓事件”
神木縣縣長雷正西說,“關于16名官員集資建樓”一事,一家網站曾給他發來調查函,希望回復,于是,他就批示縣紀檢委介入調查。
8月26日上午,神木縣紀檢委書記王志雄講,8月20日雷縣長就批示要求紀檢委調查網上關于神木規劃辦主任王榮等16官員集資蓋樓一事。他說,網上所說,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在我們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不能妄下結論。”
8月27日上午,對于記者提出要查看包括審批時集資蓋房者名單及相關被紀檢委調走的17層高樓審批手續時,王志雄解釋,“這些相關調查材料是保密的,不能提供。”
神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雷江聲稱,他會督請紀檢部門盡快調查,并把相關結果向媒體通報。
17層樓的確是集資蓋的,按照政府部門的說法,相關審批手續也是齊全的,但集資者中是否真有16名政府官員,由于記者沒有拿到集資者名單,目前尚不明確。但在連續幾天的采訪中,記者不斷接到說情者的電話,雖然對方沒有指明替誰說情,但所指的都是同一事件——網上說的“16官員集資蓋17層樓”能不能不發,其中說情者,不乏有政府部門領導。本報記者余琳
新聞鏈接
三部委嚴禁黨政機關以任何方式集資建房
2006年8月,建設部、監察部、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出《關于制止違規集資合作建房的通知》,嚴禁黨政機關利用職權或其影響,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搞集資合作建房,超標準為本單位職工牟取住房利益。“自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律停止審批黨政機關集資合作建房項目。”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各級監察機關將會同建設、國土等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批準或實施集資合作建房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對利用職權及其影響,以“委托代建”、“定向開發”等方式變相搞集資合作建房,超標準為本單位職工牟取住房利益的,要追究有關單位領導的責任。凡以集資合作建房名義搞商品房開發,對外銷售集資合作建成的住房的,要沒收非法所得,并從嚴處理有關責任人;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據華商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