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中國表現
“在全球金融體系遭遇重創的當前,中國憑借3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必將在戰勝這場危機的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要戰勝這場危機,世界必將傾聽中國的聲音,”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教授韋利婭·埃爾南德斯在華盛頓峰會后發表了她的看法,認為“胡錦濤主席在華盛頓峰會上提出的倡議必將成為全球克服金融危機的良藥”。
巴西《環球報》在倫敦峰會結束之際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在這次峰會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英國《衛報》評論說,在倫敦峰會中,“中國顯然已經成為全球政治頂級圓桌會議的最關鍵成員”,“中國的作用有多重要已是顯而易見。”
匹茲堡峰會期間,路透社中國經濟專欄主編魏倫評論說,中國“確實是第一個擺脫衰退的主要經濟體”,“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贏得了尊重”。
加拿大約克大學政治系教授陳宗翼在多倫多峰會前夕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胡錦濤主席出席此次峰會“顯示了中國對國際金融秩序改革的重視程度,同時也表現出中國同主要國家合作加強全球宏觀經濟調控的決心和意愿”。
寄望中國力量
多倫多峰會召開之際,國際社會對中國——這支二十國集團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寄予厚望。
這是因為,過去近20個月的時間向世界表明:
——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牽引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重要引擎之一;
——中國始終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改革,堅定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并盡最大努力向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
——國際社會目前形成的一些應對金融危機的共識如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加強金融監管等,均與中國的大力倡導密不可分。
中國,在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的重要影響和應盡責任。
國際金融協會總裁查爾斯·達雷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新興市場國家在多倫多峰會上更多地發出聲音,這一點至關重要”,“而中國毫無疑問將發揮重要作用”。
陳宗翼教授說,“中國在此次多倫多峰會上將發揮發展中國家代言人的作用,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特別是巴西、俄羅斯和印度保持協調合作。中國在峰會上將繼續呼吁加強國際金融和經濟秩序改革和全球合作,以確保世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這不僅是這位曾任加拿大駐華外交官的學者的期待,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這個負責任大國的冀望。
在當前全球經濟企穩回升,但基礎并不牢固、進展并不均衡的情況下,二十國集團峰會機制化后的首次會議在多倫多舉行,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
人們期望各方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推動有關國家全面落實前3次峰會的各項共識。
人們期望多倫多峰會能夠推動國際社會加強溝通與合作,保持和增強世界經濟復蘇的勢頭。
人們也如歷次峰會舉行前夕一樣,期待著中國的政策和立場宣示,寄望中國再次發揮重要作用,與其他各方共謀良策,共同行動,推動世界經濟朝著強勁、可持續和均衡發展的方向前行。(新華網多倫多6月25日電 記者 陳贄 秦杰 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