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題:美國借經濟手段脅迫他國——拉美學者批美濫打“關稅戰”行徑
新華社記者朱婉君
拉美多國學者近日紛紛表示,美國宣布所謂“對等關稅”是保護主義行徑,損害其自身聲譽、擾亂國際秩序。包括拉美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應加強團結合作,加快“去美國化”,沖破美國經濟霸權給發展帶來的禁錮。
名為“吃虧”實為脅迫
“美國從來都不是所謂不公平貿易的受害者。”智利大學學者倫佐·布羅托認為,歷史上,美國在諸多貿易談判中將自身意愿強加于貿易伙伴,成為全球貿易體系的獲益者,如今故意制造貿易“吃虧論”,實際是以關稅手段施加地緣政治影響力,脅迫他國作出經濟讓步。
不少學者提到,美國此前試圖挑起與多個貿易伙伴的經貿摩擦,以保護國內產業,但實際結果并沒有帶來“制造業回流”。
“此前美國政府的加征關稅政策已被證明無效,為何還要不斷升級關稅措施?”墨西哥經濟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雷納托·巴爾德拉馬反問道。
巴爾德拉馬指出,美國升級關稅的根本動因是:美國企業產業競爭力日益下滑,美國政府企圖通過保護主義措施扭轉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局面,維護“美國優先”地位。
歷史教訓再次重演
早在1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巴斯蒂亞就提出:“如果商品不能跨過邊界,士兵就會跨過邊界。”這句話警示,貿易保護主義或導致國際經濟危機,進而誘發戰爭。
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教授路易斯·保利諾指出,上世紀30年代,面對大蕭條,美國推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提高關稅,卻引發全球貿易戰,加劇世界經濟衰退,間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當前美國向全球發起的‘關稅戰’如同歷史重演。”保利諾說,從鋼鋁關稅到汽車關稅,再到“對等關稅”,美國打的“關稅牌”攪亂全球經濟秩序、侵蝕國際多邊合作機制,助長分裂主義與孤立主義,可能危及世界和平。
布羅托表示,顛覆性的關稅政策不僅嚴重違反世貿規則,甚至不惜“打自己臉”。他舉例,美國政府多次試圖打破“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美墨加協定),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征關稅,而該協定正是此前在美方主導下脅迫兩個鄰國重新談判并制定的。這樣出爾反爾的舉動“削弱了美國的國際聲譽以及美國在全球的政治經濟影響力”。
全球南方團結覓“解藥”
布羅托指出,面對美國單邊主義和加征關稅的威脅,維護多邊秩序、促進共同發展符合拉美國家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戰略利益。
“當美國保護主義政策與其他國際行為體的利益不一致時,不是所有國家都會選擇向美方屈服。”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科學院院士愛德華多·克林赫爾看來,國際社會加強合作與團結,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美國“關稅大棒”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沖擊。全球南方積極擁抱全球化趨勢、推動貿易關系和外匯儲備多元化,將成為破除美國貿易霸凌毒害的“解藥”。
保利諾表示,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的存在和良好運行證明,沒有美國的“指手畫腳”,國際社會也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平臺。他呼吁,全球南方國家可共同謀劃,建設一條不受美國擺布,更加公平、合理和包容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