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多國經濟學家日前對《中國日報》表示,美國政府對內無視百姓生計,對外不顧盟友死活,勢必內外交困、兩敗俱傷。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羅杰
對百姓不仁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經濟學教授托馬斯·富勒頓告訴《中國日報》,除了最新推出的“對等關稅”,美國此前還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進口鋼鋁加征關稅。若這種“關稅組合拳”長期持續下去,不僅將增加通脹壓力,并且可能隨著企業步履蹣跚而走向滯脹。
美國雪城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瑪麗·洛夫利對《中國日報》表示:“在某些行業,加征關稅不會為美國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貿易被轉移到了第三國,不會推動本土的生產。”
英國經濟學家科林·斯皮克曼近期在中國日報網撰文稱,美國總統特朗普高呼“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這種口號無助于提高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如今,美國股市受到重創,短期內市值蒸發超過4萬億美元,特朗普的那些財大氣粗的支持者首當其沖。
他分析稱,通過推動制造業回流來創造就業崗位有可取之處,但不應通過筑高關稅壁壘、保護低效率生產來實現。美國消費者不應該花更多的錢去購買與進口商品質量相當或者遠遠不及的本土產品。
對盟友不義
斯皮克曼進一步指出,特朗普大肆宣揚歐美汽車貿易不平衡,指責歐盟進口的美國汽車不夠多。據觀察,許多美國人都喜歡購買可靠性高、燃油經濟性好的外國品牌汽車,當然這些汽車大多數是在美國組裝的。若歐洲人也喜歡這些品牌的汽車,而歐洲本土就能生產,那么他們為什么要支付航運費用從美國進口呢?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福特汽車在德國當地設廠生產,特斯拉也在上海開設了海外工廠。這些美國企業的利潤也是美國國際收支的一部分。事實上,歐盟在汽車貿易中沒有行騙,而是讓消費者在市場上自由選擇,畢竟許多美國汽車對于歐洲來說太大或者耗油太多。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名譽教授、經濟學家馬里奧·塞卡雷西亞認為,若美國持續實施最新推出的關稅政策,加拿大的勞動力市場和重要行業或將遭受重創,跨境貿易相關行業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可能尤為慘重。
他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分析稱,若美國大規模加征關稅,無疑將對加拿大產生直接影響,畢竟北美貿易一體化程度很高。美加不僅僅是貿易伙伴,而且維持著結構化關系,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有鑒于此,他呼吁制定長期解決方案,即尋求貿易伙伴多元化,不再僅僅依賴與美國的雙邊貿易。
塞卡雷西亞一針見血地指出:“加征關稅通常被視為保障國內就業的一種方式,但它實際上會導致效率低下和消費成本增加。此舉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謂十分瘋狂,這種情況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更高的關稅會引發滯脹,即同時導致物價上漲、失業率上升。”
在他看來,若關稅戰長期持續下去,很多企業將重新部署供應鏈,一些企業或許會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地方,這不僅意味著加拿大失業率上升,美國也會面臨同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