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2日電 記者手記|歐洲:從“疑美”到“反美”
新華社記者陳斌杰
隨著美國本屆政府對歐洲愈發冷落和輕慢,歐洲人的情緒也從質疑美國對歐政策、懷疑美國是否仍是可靠盟友,激化到以抵制美國商品來表達不滿和憤怒。
近段時間,特斯拉汽車成為首當其沖的目標。3月31日凌晨,意大利首都羅馬市郊的一處特斯拉汽車展廳突發大火,至少17輛電動車被燒毀。消防部門表示不排除人為縱火的可能。此前,意大利米蘭、英國倫敦的特斯拉展廳曾發生抗議示威。在德國,越來越多車主出于政治原因售出特斯拉。
歐洲輿論普遍認為,特斯拉在歐洲受沖擊,與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力挺歐洲極右翼政黨的言行招致廣泛不滿有關。更主要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張吞并格陵蘭島并對歐洲揮舞“關稅大棒”,美歐關系日趨緊張,而馬斯克與特朗普關系密切,自然也受波及。
其他品類的美國商品也受到歐洲消費者抵制。截至4月1日,已有近20萬人在社交平臺“紅迪網站”上加入了“從歐盟購買”的群組。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波蘭的超市中,當地顧客將美國品牌的薯片倒立放在貨架上以示不滿。
法國輿論研究所3月中旬對法國全國18歲以上民眾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面對美國對歐洲的冷落,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表示他們不想再購買美國公司的商品。近三分之一的法國受訪者表示正在抵制美國公司的商品,麥當勞、可口可樂和特斯拉位于受抵制商品的榜單前列。
德國曼海姆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弗洛里安·施塔爾說:“特朗普政府錯誤地認為國際關系可以如此輕易地被打破。如今的商業關系要復雜得多?!彼J為,抵制行為更多是一種象征意義,說明歐洲民眾正努力表達自身意愿。
歐洲游客對美國的好感度和旅行意愿也因美國近期對歐政策和相關言論而下滑。德國施圖迪奧蘇斯旅游公司主要面向教育旅游市場,據該公司觀察,赴美旅游市場已降溫。“在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之前,赴美旅游預訂仍保持增長,但隨后逐步轉為下降。”該公司發言人說,“目前幾乎沒有新的赴美預訂?!?/p>
在特朗普“無論如何”都想得到的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反對美國的聲音則更為直接。許多當地居民表示,希望“美國離我們遠點”。格陵蘭島居民羅蘭·赫爾馬里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正在反對特朗普。他試圖說些類似‘我可以買下你們’這樣的話。我們不接受那一套。他現在想得到我們的礦產和石油資源。我們有很多黃金、礦產和石油。我敢打賭他就是沖這個來的?!?/p>
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分歧以及關稅爭端也使歐洲和美國的關系趨冷。3月14日,數萬名意大利民眾在首都羅馬市中心集會,反對美國政府“試圖在防務和貿易領域制造歐美分裂”,呼吁在防務和經濟政策方面加強歐盟的戰略自主權。
在捷克投資顧問維克托·貝格曼看來,美國的經濟政策和保護主義關稅措施“極其短視”,會導致歐美雙方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加劇以及社會不滿情緒上升,并可能進一步引發高失業率和社會動蕩。
克羅地亞政治分析家羅伯特·弗蘭克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特朗普上臺后在外交政策方面強調“美國優先”,奉行單邊主義;在貿易政策方面揮舞“關稅大棒”,奉行貿易保護主義,與歐洲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和摩擦。特朗普還威脅退出北約,這讓歐洲認為美國在保障歐洲安全方面的承諾已不再像以往那樣穩固。
歐美關系正在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