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惠曉霜 吳寶澍)烏克蘭和美國代表團11日在沙特阿拉伯就烏克蘭問題舉行會談。對于會談成果,俄方人士認為,俄羅斯不大可能接受美國提議的俄烏30天臨時停火。
這是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吉達拍攝的美國和烏克蘭代表團會談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東震 攝
一名不公開姓名的俄方人士告訴媒體,在沒有談妥停火條件和得到一定程度保證的情況下,俄羅斯總統普京恐難同意停火。“在目前條件下,普京難以同意,”這名消息人士說,俄方“處于強勢地位,因為俄羅斯正在(戰場)推進”。
普京12日視察庫爾斯克地區,要求俄軍徹底奪回這一地區的失地。普京在一個指揮中心召開會議說,當前俄軍任務是迅速徹底擊潰庫爾斯克地區的烏克蘭武裝力量,恢復邊界沿線局勢。
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在會上匯報說,俄軍已奪回庫爾斯克地區超過86%的烏軍占領地區。
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議員索博列夫認為,俄羅斯不會接受臨時停火,因為美國可能會利用臨時停火重新武裝烏克蘭。
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在首都華盛頓白宮迎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右)。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俄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專家杰尼索夫表示,美方并沒有提出解決烏克蘭問題切實可行的和平計劃,只是試圖凍結沖突,沖突很可能再次爆發,這種模式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普京去年12月明確表示,俄羅斯不需要停火,需要的是有保證的長期和平,而“如何獲得這些保證是個難題”。
美烏兩國11日會談后發表的聯合聲明說,烏方愿意接受美方提出的俄烏30天臨時停火建議。隨后,美國恢復了此前切斷的對烏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
路透社的報道認為,烏方通過答應美方提出的臨時停火提議,實現了自身“短期”主要訴求,緩和了此前不斷惡化的烏美關系,但俄烏沖突的根本問題并未解決。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2日對俄羅斯衛星廣播電臺說:“俄羅斯立場的形成不會發生在(俄羅斯)境外……而是在俄羅斯境內。”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喬夫在社交平臺上說:“達成任何協議,都要按照俄羅斯而不是美國的條件。”
兩名知情人士12日告訴路透社,俄方向美方提交了一份達成停火協議的條件清單,俄美官員在過去三周通過線上線下會談討論了這些條件。
尚不清楚俄方具體提出哪些條件。不過,上述知情人士稱,這些條件比較寬泛,與俄方早前向烏克蘭開出的條件大體一致。
俄方此前提出的條件包括: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烏境內不得部署外國軍隊,克里米亞和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地屬于俄羅斯。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此次美烏會談前說,烏克蘭顯然“很難在任何合理的時間內把俄羅斯趕回2014年邊界”,烏方在未來達成的任何俄烏和平協議中都必須做出領土讓步。
美國總統特朗普12日在白宮說,此次美烏會談“討論了土地等事項”。“我們討論了許多必要事項的細節,因為我們不想浪費時間。”
不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2日在記者會上強調,烏方不會承認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他說,為收復領土,烏方付出了巨大人員傷亡,“這是烏方最重要的‘紅線’”。
另有兩名俄方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對俄方而言,臨時停火提議可能是個“陷阱”,因為在沒有具體安全保證或承諾的條件下,俄方難以同意停火,而西方屆時會把未能實現和平的責任歸于俄方。
特朗普12日說,如果俄羅斯不同意停火,他可能會對俄方施加嚴厲制裁,盡管“我不想這樣做”。白宮當天晚些時候說,美方代表本周會前往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