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10月22日發表記者倉茂由美子發自斯德哥爾摩的報道,題為《重新思考教育數字化——瑞典回歸紙質教科書》,報道編譯如下:
9月下旬,記者走訪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賈德斯庫蘭小學(音)。在三年級的瑞典語課上,50歲的教師瑪麗亞·里基耶爾鼓勵同學們進行語序排列專項練習。“請同學們參考教科書例文,在練習冊上仿寫。”
同學們停下手中的鉛筆努力思考,在教室里踱步的里基耶爾適時地給出提示。“自從增加使用紙質教科書和鉛筆的時間,同學們更加集中注意力,思考能力得到提高。”眼前的一幕讓記者深以為然。
瑞典信息技術發達,教學環境逐漸發生變化。2006年,學生人手一臺學習終端機,教科書逐漸實現數字化轉型。但到了去年,學校認為電子設備對學習造成負面影響,轉而大幅調整方針,積極推進“去數字化”,重視紙質教科書和動手寫字。
里基耶爾在10年前也是以使用數字終端為前提開展教學工作的。之后,教室里出現諸多變化。孩子們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無法進行深入思考,無法讀寫長句……考慮到這是眼睛一直只盯著電子屏幕帶來的弊端,學校逐漸減少教學終端機的使用。
如今,終端機僅限于“在有效的情況下”使用。每月使用終端機的時長共計1小時。記者走訪賈德斯庫蘭小學當天,同學們并沒有將終端機從教室保管箱里取出使用。9歲的約瑟夫·卡爾森表示:“用平板電腦時間長了,眼睛和腦袋都疼,用鍵盤打字也花費時間,無法集中注意力。用鉛筆寫在紙上更能記得住。”
數字教科書近年在瑞典逐漸走進課堂,而關于青少年學習能力的國際調查數據顯示,瑞典學生的成績明顯下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2年進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結果顯示,瑞典學生在閱讀能力、數學能力和科學應用能力等各方面排名均比2018年有所下降。在關于數學課的問卷調查中,回答“使用數字設備,經常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學生占36.9%,比OECD平均值高出6.5個百分點。
2022年10月,烏爾夫·克里斯特松政府上臺后,暫停教育一線數字化戰略。政府向在選擇教科書方面有一定決定權的學校和教師要求,恢復以紙質教科書為基礎的授課。
研究機構也支持政府主導的去數字化。卡羅琳醫學院去年4月發表聲明呼吁,教育重點應該回歸到通過紙質課本和教師專業知識讓學生獲得知識。卡羅琳醫學院也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選機構。
“學習記憶與寫在什么位置等物理位置信息也有關聯,屏幕上的信息難以留存在記憶中,”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特魯凱爾·克林貝里強調,“有必要花較長時間就使用數字教科書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開發教科書。而且,必須有限制地使用數字教科書。”
瑞典計劃重新推動普及“每人一本”紙質教科書。為支持地方政府和學校購買紙質教科書,在自2023年以后的兩年內,政府共在預算中列出約13.43億瑞典克朗(約合1.28億美元)經費。之后每年還將撥款5.55億克朗。
瑞典學校大臣洛塔·埃德霍爾姆9月下旬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目前正在以科學依據為基礎進行調整,努力推動教學走上正確發展軌道。”(編譯/馬曉云)